河南省豫南七校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docVIP

河南省豫南七校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豫南七校2008-2009学年度上期期末联考 高三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 以下地区归统一的封建王朝管辖的先后顺序是 (1)今新疆地区 (2)西藏、台湾 (3)东北 (4)珠江流域 A、(1)(2)(3)(4) B、(2)(3)(4)(1) C、(3)(1)(2)(4) D、(4)(1)(3)(2) 2、《管子·任法》说:“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其“法治”思想的实质是 A、法律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 B、用法律约束每个人的行动 C、法律是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D、体现中国古代的民主思想 3、中国封建王朝采取的下列措施,有防止地方割据作用的包括 (1)西汉前期的郡国并行制 (2)北宋设置转运使 (3)明朝在地方设三司 (4)明、清在西南地区“改土归流” A、(1)(2)(3) B、(2)(3)(4) C、(1)(3)(4) D、(1)(2)(3)(4) 4、在中国古代思想流派中,吸收过外来思想文化的是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 5、明至清前期,我国的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这一时期,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有 (1)明、清改革赋税制度 (2)高产农作物推广种植 (3)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4)“西学东渐” A、(1)(2)(3) B、(2)(3)(4) C、(1)(3)(4) D、(1)(2)(4) 6、哥白尼和徐光启生活的时代略相先后,但他们的科技成就却代表着近代科技和传统科技的不同发展趋势,形成这种强烈反差的根本原因是 A、中西地理环境的差异 B、中西经济结构的差别 C、中西科学研究的方法不同 D、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7、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正经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这说明林则徐 (1)维护清朝律令 (2)严厉禁绝鸦片(3)鼓励正常贸易(4)注意区别对待外商 A、(1)(2)(3)(4) B、(2)(3)(4) C、(1)(3)(4) D、(1)(2)(3) 8、近代以来,优秀的中国人把人类先进的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三民主义(3)毛泽东思想(4)邓小平理论 A、(1)(2)(3) B、(2)(3)(4) C、(2)(3) D、(3)(4) 9、严复形容辛亥革命后的议会民主政治:“取骥之四蹄(议会民主政治),以附牛之项领,从而责千里焉,固不可得,而田垄之功又废也。”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民主政治不符合中国人的习惯 B、只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学习西方的制度 C、西方的议会民主制在中国缺乏植根的土壤 D、中国没有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趋势 10、1978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意义非凡的一年,该年 (1)恢复了高等院校统一考试招生制度 (2)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3)完成了党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4)为中共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平反 A、(1)(2)(3) B、(2)(3)(4) C、(1)(4) D、(2)(3) 11、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因为 A、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市场经济 B、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需求 C、1956年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 D、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启示 12、《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材料体现的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13、国民革命和近代前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比,其突出特点是 (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2)采用自下而上的形式 (3)群众基础扩大 (4)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深化 A、(1)(2)(3) B、(2)(3)(4) C、(1)(2)(4) D、(1)(3)(4) 14、(1)中共七大 (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上述会议就其内容来说有加强党的建设作用的包括 A、(1)(2)(3) B、(1)(2)(4) C、(2)(3)(4) D、(1)(2)(3)(4) 1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