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一中2014年高三第四次月考 文综历史 含解析.docVIP

贵州省铜仁一中2014年高三第四次月考 文综历史 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300分,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论语》中有“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这说明了我国古代 A.宗法制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根本 B.儒家学说维持了家族内部稳定 C.统治阶级青睐儒家思想的原因 D.家族观念和治国理论基本一致 25.吴江的屯村市自明代以为制铁业发达的市镇,嘉靖时,“居民数百家,铁工过半”。苏州长洲县的陆墓镇,“居民多织汗巾为业。”吴江的同里,既是大米的市场,又是造船的地方。常州宜兴的张渚镇是茶叶的产地。这种状况表明 A.江浙地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生产的社会化比较明显 C.市镇兴起推动手工业发展 D.地域分割对经济特色产生重要影响 26.“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曾国藩《讨粤匪檄》)这从侧面反映了 A.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 B.太平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C.曾国藩兴办洋务以实现富国强兵 D.太平天国农民的愚昧无知和落后 27.1917年《国民公报》上一篇文章写道:“从前专制时代,讲文明者斥为野蛮,那时百姓所过的日子白天走得,晚间睡得。辛亥推翻专制,袁政府虽然假共和,面子上却是文明了,但是人民就睡不着了。袁政府被推翻即是真正共和,要算真正文明了,……不但活人不安,死人亦不安了。”这篇文章表明作者 A.对辛亥革命后的社会动荡不安心生抱怨 B.认为辛亥革命给国民带来了文明与幸福 C.认为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潮流 D坚信政治变革定会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28.著名国画家傅抱石指出:包括康有为的国画改良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在内,在将传统文化与封建专制绑架在一起的20世纪初的文化界,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当时这种对国画的革新要求反映出 A.维新思潮成为社会思潮主流 B.弘扬国粹以增强民族精神的理想 C.传统艺术的衰落是必然趋势 D.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要求 29.新中国成立后一批以报道中国为主旨的刊物相继问世,如《人民画报》、《人民中国报道》(英文版)、《中国建设》(英文版,即后来的《今日中国》)和《人民中国》(英文版)等,并迅速地开展工作。其作用不包括 A.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 B.扩大新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C.获得国际上对华同情和支持 D.打破帝国主义对华包围和封锁 30.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一份某国电报称:“凡是解决我们自己社会的内部问题,加强我们人民的自信、纪律和集体精神的任何一项有力措施,都是对莫斯科的一次外交胜利。”这段电报 A.推动中苏关系的全面发展 B.导致美苏关系的迅速恶化 C.成为冷战政策的理论开端 D.实现英美两国的外交联合 31.瞿秋白(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于1920年到苏俄考察,著有《俄乡纪程》,文中写到:“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立刻可以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这一言论 A.与当时的历史基本相符 B.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批评 C.反映出作者渴望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D.设想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的实验 32.《美国宪政里历程》指出:“美国法治的中心内容是政府是自由的、是具有道德的人们自愿同意的人为产物,不存在天然的政治权威。”这一思想源于 A.西塞罗的自然法思想 B.伏尔泰的天赋人权 C.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 D.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33.马克思认为:“公社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实际上也代表着除了资产阶级(富有的资本家,富有的地主,以及他们的国家寄生虫)以外的全体中等资产阶级的利益。”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马克思强调工人阶级 A.理应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 B.有必要与同盟军联合以取得革命的胜利 C.是唯一能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 D.与其他阶级的利益完全一致 34.大萧条时美国总统罗斯福指出:“尽管我们的国际贸易关系问题重大,但就时间性和必要性来讲,较之建立健全的国民经济就显得次要了。”结合其新政措施看,这表明罗斯福 A.把处理国际关系放在优先位置 B.存在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思想倾向 C.把争夺世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