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節咳嗽.ppt.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節咳嗽.ppt.ppt

中 医 儿 科 学 第三节 咳嗽 概述 咳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病症,好发于冬春季节,多继发于感冒之后,常因气候变化而发作。临床上以咳嗽为主症,小儿咳嗽可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其中以外感咳嗽为多见, 咳嗽的基本病机是肺气上逆。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为咳嗽。 咳嗽作为一个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当咳嗽作为主症出现时,方可称为咳嗽。若以兼症出现,则不属于“咳嗽”范畴。中医学中的“咳嗽”与西医之“支气管炎”较为接近。 1.病因病机 病因: 外邪犯肺; 痰热蕴肺; 痰浊内生; 肺阴不足 感受外邪,肺失清肃,是咳嗽的基本病机。 2、诊断要点 A、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 B、常发生于感冒后。 3、辨证要点 外感与内伤 有痰与无痰(痰多与痰少) 中西医病证关系 急性支气管炎临床症状以咳嗽为主,故与中医的“咳嗽”病证大体相当。中医的“咳嗽”除急性支气管炎外,还包括一部分以咳嗽为主症的上感、肺炎等。 4.辨证施治 (一)风寒咳嗽 症状 咳嗽频作,喉痒,咳声重浊,痰白稀薄,鼻塞流涕恶 寒无汗,或发热身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治法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 金沸草散加减。 若风寒兼湿,见咳嗽痰多,胸闷苔腻,治宜疏散风寒,燥湿祛痰,方用杏苏散加厚朴、苍术之类。 若风寒化热,或寒包热郁,既见恶寒,流清涕,脉紧等风寒症候,又见咽痛口渴,身热,苔黄等热象,治宜疏散风寒,佐以清热。方用三拗汤或杏苏散加黄芩、板蓝根、大青叶之类。 (二)风热咳嗽 症状 咳嗽不爽,或痰黄粘稠,不易咯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或伴发热头痛,恶风汗出,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紫。 治法 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方药 桑菊饮加减。 若痰稠苔黄,肺热重者,加黄芩、知母、鱼腥草等清肺泄热。 若气粗,口渴甚,胃热重者,加生石膏、天花粉等清胃泄火。 若咽喉红肿,加牛蒡子、射干、玄参、板蓝根等清热利咽。 若咳甚痰多者加枇杷叶、前胡、瓜蒌、浙贝母、葶苈子等清热化痰止咳。 (三)痰热咳嗽 症状 咳嗽痰多色黄,粘稠难咯,面赤唇红,口苦口 渴,或发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 治法 清肺化痰。 方药 清金化痰汤加减。 痰多者,加葶苈子、胆南星、竹沥清肺涤痰。 痰稠难咯,舌红少苔者,加海浮石、天竺黄、黛蛤散、北沙参、重用麦冬,以清肺润肺化痰。 咳甚痛引胸胁者,加枳壳、郁金、柴胡理气宽胸 大便秘结,面赤口渴者,加瓜蒌仁、天花粉、枳实润肠通便,或酌加大黄通腑泄热。 (四)痰湿咳嗽 症状 咳嗽痰多,色白清稀,胸闷纳呆,神乏困倦,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滑。 治法 燥湿化痰。 方药 二陈汤或六安煎加减 咳甚加紫苑、冬花化痰止咳。 痰多选加制南星、旋覆花、白芥子、牙皂燥湿祛痰。 夹食者加神曲、麦芽、山查消食运脾。 胸闷不适,纳呆食少者,加苏梗、枳壳宽中理气。 若痰湿不化,郁久化热,有部分热象可见时,宜减温燥之品,酌加清热之药。 (五)阴虚燥咳 症状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咳出,口渴咽干,喉痒声嘶,手足心热,或咳嗽痰中带血,午后潮热,盗汗,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 滋阴润肺。 方药 沙参麦冬汤加减。 若阴虚热甚者,加玄参、生地养阴清热。 咳甚者,加川贝母、炙枇杷叶、炙百部清润止咳。若咳甚痰中带血者,加白茅根、藕节、侧柏叶、阿胶、炙冬花、炙百部凉血止血,润肺止咳。 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者,加银柴胡、炙鳖甲、青蒿、地骨皮滋阴退虚热。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