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祛痰劑.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一章祛痰劑.doc

第二十一章 祛 痰 剂 目的要求 掌握:二陈汤、温胆汤、清气化痰丸、半夏白术天麻汤。熟悉:祛痰剂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贝母瓜蒌散、苓甘五味姜辛汤。了解:滚痰丸 【概念】       【痰病概说】          ┌即是致病之因    液有余便是痰┤          └又是病理产物    ▲ 痰生百病,气为百病之始。痰为有形之物,必阻气机,与气有关,故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    ▲ 饮无热,无热饮,与它因相合则另当别论。   【痰的类型及治法】 形成原因 类型 治法 配伍   脾失健运聚湿成痰 湿痰 燥湿化痰   化痰配健脾药(二陈汤)   行气药(温胆汤)   火热内郁、灼津成痰 热痰 清热化痰   苦寒清热+化痰之品   肺燥阴虚,虚火灼津成痰 燥痰 润燥化痰   阴柔滋润之品+化痰   脾肾阳虚、寒饮内停;肺寒停饮 寒痰 湿化寒痰   辛热+化痰   肝风内动,风痰上扰 风痰 化痰熄风   熄风+化痰 《局方·卷四治痰饮·绍兴续添方》二陈汤:“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释名 方中橘红、半夏二味,贵在陈久,则无过燥之弊,故有二陈之名。             ┌ A 不伤津液      沉久辛燥之气去┤             └ B 行气理气而不耗气g),白茯苓三两(9g),炙甘草一两半(4.5g)。 【用法】 加生姜3片,乌梅1个,水煎服。 【功效】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 湿痰咳嗽。症见咳嗽痰多易咯,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或头眩心悸,舌苔白腻,脉沉滑。 【病机与治法】本方证为脾失健运,湿聚生痰,上犯于肺所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由于痰湿犯肺,则咳嗽痰多。湿痰阻塞气机,胃失和降,则胸膈满闷,恶心呕吐。痰湿中阻,清阳不升,则头目眩晕。痰饮凌心,则心悸不安。舌苔白腻,脉沉滑,均为痰湿之象。 治宜健脾燥湿化痰。 【方解】 方中半夏性质偏于温燥,既能燥湿化痰,又能和胃降逆止呕,为君药。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为臣药。茯苓健脾渗湿,湿祛则无生痰之源,为佐药。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原方用法中少加生姜辛温化饮,降逆止呕,且能监制半夏之毒;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相伍,散中有收,使痰祛而肺气不伤,可谓相得益彰,二者亦为佐药。诸药合用,标本兼顾,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为治痰的通用方剂。方中半夏、橘红以陈久者良,方以“二陈”名之。 君 半夏— 辛以散结,脾胃经之药辛温而燥,行气下气散结,燥湿化痰。  臣 橘红—侧重于化痰燥湿,芳香醒脾,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降,气化则痰亦化。      ┌ 茯苓 健脾利湿,淡渗利湿,使湿从小便而去。    │    │        ┌ 一则取其制半夏之毒。  佐 ┼ 生姜 降逆化痰┤    │        └ 一则取其助半夏、陈皮以行气消痰。    │   ┌以生津敛肺。    └ 乌梅┤        │     ┌有散┐        └与半夏相伍┤  ├相反相成,即可兴肺之开阖,又有欲劫之而先聚之之意。              └有收┘      ┌顾脾。  使 炙草┤      └以缓缓图之,不致猛力一发而过 【】因其性燥,故对阴虚肺燥及咳血者忌用。 【文献摘要】《医方考》:“湿痰者,痰之原生于湿也。水饮入胃,无非湿化,脾弱不能克制,停于胸膈,中、下二焦之气熏蒸稠粘,稀则曰饮,稠则曰痰,痰生于湿,故曰湿痰也。是方也,半夏辛热能燥湿,茯苓甘淡能渗湿,湿去则痰无由以生,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陈皮辛温能利气,甘草甘平能益脾,益脾则土足以制湿,利气则痰无能留滞,益脾治其本,利气治其标也。”g),天南星、橘红、枳实、茯苓各一两(各6g),甘草半两(3g)。加生姜5片,水煎服。功效:燥湿豁痰,行气开郁。主治:痰厥,痰涎壅盛,时发晕厥,胸膈痞塞,头痛呕逆,咳喘痰稠,坐卧不安,不思饮食。 2.涤痰汤(《证治准绳》) 组成及用法:半夏、胆南星各二钱半(各12g),橘红、枳实、茯苓各一钱半(各7.5g),人参、石菖蒲各一钱(各5g),竹茹七分(3.5g),甘草半钱(2.5g)。加生姜5片,大枣5枚,水煎服。功效:涤痰开窍。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上二附方皆由二陈汤化裁而成,均有燥湿化痰之功,共治湿痰之证。但导痰汤是二陈汤去乌梅加南星、枳实而成,南星伍半夏燥湿化痰之力强,枳实配橘红行气和胃之力增,故其祛痰行气之力均较二陈汤为著,偏于主治痰厥及顽痰所致的痰涎壅盛之证。而涤痰汤则是在导痰中又加入菖蒲、竹茹、人参,较之导痰汤又多开窍扶正之功,是治中风痰迷心窍而见舌不能言的常用方剂。 温 胆 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 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