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7.8常见职业中毒与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讲稿.ppt

2014.7.8常见职业中毒与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讲稿.ppt

  1.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1 常见职业中毒与职业病预防控制技术措施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内容提要: 我国职业病防治形势和常见的职业中毒 毒物与毒物的危害 职业性危害因素和常见行业职业危害 采取综合措施,防控职业病的发生 3 前言 职业病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职业病防治工作事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事关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4 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其自身管理是控制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的关键。 5 一、我国严峻的职业病防治形势 《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贯彻实施以来,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一些企业与《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还有差距,未建立和落实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以致职业病危害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职业病事故时有发生。 近年来,我国职业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某些地方职业病危害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正处在职业病高发期和矛盾的凸显期。 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 1.接触危害人数多,病患数量大; 2.职业病危害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重; 3.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 4.发病率较高; 5.经济损失大; 6.影响恶劣。 案例(1)——胶水中毒(1,2—二氯乙烷中毒) 某地两区先后发现39例疑似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患者,其中3例治疗无效死亡,26例被确诊为职业病。39例疑似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患者中,已出院30人,有6人仍在市职业病防治院治疗,所有住院病人病情稳定。 发生职业中毒事件的39家用人单位有35家为无照私人小作坊,主要从事制鞋、箱包和皮具的生产加工。其生产用房大部分是租用农民的出租屋。 7 二氯乙烷中毒: 职业性急性二氯乙烷中毒是在职业活动中,短期接触较高浓度二氯乙烷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可有肝、肾损害。 接触1,2-二氯乙烷后,出现头晕、头痛、烦燥、乏力等症,可伴有流泪、流涕、咽痛、咳嗽等粘膜刺激症状。 轻度中毒:有步态蹒跚、嗜睡、意识模糊、朦胧或一过性晕厥;尚可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或有轻度肝、肾损害。 重度中毒:中度至重度意识障碍,如出现谵妄状态、昏迷等;可伴有肝、肾损害。 8 9 案例(2)—箱包加工农民工苯中毒 高碑店全市现有各类箱包加工企业和加工户2099户,从事箱包加工的农民工14000余人。检验结果表明:16个样品中,有10个样品苯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最高达2040mg/m3(国家卫生标准为40 mg/m3),超标50倍;4个样品甲苯浓度超标,最高达949 mg/m3(国家卫生标准为100 mg/m3),超标8.5倍;16个样品正己烷全部超标,最高达85800 mg/m3(新颁的国家卫生标准为180 mg/m3),超标475倍。经卫生部、公安部多次组织专家诊断鉴定,共发现25名苯中毒人员,其中因苯中毒死亡5 人。 现场:个体作坊生产条件简陋,劳动保护条件差,没有采取必要的职业卫生防护和安全生产措施,未配备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吃、住、工作在同一房间,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合同中未告知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时劳动,产品标签无产品成份、毒性及危害说明,非法生产经营胶粘剂,“三无”胶粘剂充斥市场。生产经营不规范,无照经营和偷税漏税严重。 10 芳香、高毒、致癌——苯 案例(3)——正己烷中毒留下终身病痛 某地区是台资电子企业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这里被誉为电子硅谷。 近几年,发生了多起使用正己烷等含有机溶剂清洗电子产品导致员工中毒的事件。 从事手机屏幕擦拭工作的多名员工出现感觉到手脚发麻,全身无力,站立不稳,回老家治疗无效,经做肌电图等检查,到职业病防治中心确诊正己烷中毒。 11 现场调查:某公司违法发包的清洗作业业务,在作业场所违规使用含有正己烷的“去渍油”从事擦拭作业清洗线路板塑料盒。该经营部作业场所为密闭空间,为车间洁净室去除冲压件污渍,无局部抽风、送风等通风排毒设施,企业也未给员工配发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使用的防护用品仅为单层棉质口罩和乳胶手套等,无其他有效防护措施,且“去渍油”使用量较大,导致事故发生,先后导致多名员工疑似正己烷职业中毒。 原因:资源紧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正己烷比酒精挥发快、良品率提高、未申报、未检测。 12 13 正己烷中毒: 正己烷经呼吸道及皮肤进入人体,其代谢产物2,5己二酮具有周围神经毒性,可引起以感觉运动型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性神经病一般于接触正己烷1至数月后发病,起病隐匿,患者常先感觉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继而出现四肢对称性的感觉异常,如发麻、刺痛,并出现感觉迟钝。检查会发现,患者四肢的触觉、痛觉、震动觉和位置觉等均减退,并且以远端为重。重者可出现垂腕和垂足、站立和行走困难以及肌肉萎缩、手足皮肤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