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过
管
程
控
课程内容
3
4
5
6
※生产过程:
7
控制什么
5M1E
※控制
8
生产过程的六大要素
9
生产过程的六大要素(案例)
制度
10
生产过程的六大要素(案例)
制度
负责人
12
13
生产管理是宏观的:
举凡从客户下单到交货的全过程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生产管理的内容涵
盖了全公司各部门的作业:
生产管理
14
生产管理
生产现场的管理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业务
生管
资材
品保、采购
制造
15
什么是管理?
朱兰博士对管理的定义:
管 人 理 事
管 事 理 人
管理是管活的
16
管理四分法:
D
C
A
P
17
D1
A1
P1
目的目标
再发防止
P2
达到的方法
培育训练
执行
定期检查
查找真因
紧急措施
D2
C1
C2
A2
PDCA再细分:
PDCA循环的8个步骤
19
生产过程控制
生产过程控制是微观的
生产管理中自新品技术移转至生产完成包装至出货,包含了生产车间5M1E的各个细节,所以生产过程控制是生产现场的精细化管理,以制造出符合设计结果的要求为目的
20
微观的生产过程控制原理
函数Y= f(X)
明确所需要的结果(Y)
识别并找出影响Y的重要关键因子Xs
运用各种手段控制已识别出来的Xs
21
QC工程表上的制程参数
曾经发生过异常的制程
22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没有交货就没有订单,交期延误意味失去
订单的前兆
因为顾客需要规避风险,客户下单周期越
来越短是未来订单生产的趋势。
因为短交期企业必须透过不同的方式以符
合可以需求,以避免接不到订单或遭受交
期延误所造成的重大损失。
23
24
制造途程
产品自材料开始投产至成品产出的各工序的制造
安排,制造安排应考虑的要素……
作业方法
设备工装的负荷
人力安排
以最短时间、最短生产流程、成本最低、设备工
装负荷均匀,产品质量优良为考虑
制造途程的设计决定了制造日程、工作安排与进
度跟催的依据
25
良好的途程设计应具备的条件
生产周期最短
降低物料的损耗
生产线平衡
产品质量最优化
生产过程与生产方法标准化
人机配合,最低的无效时间
可进行成本分析
26
制造途程安排的前提
可依据客户或技术部门提供的样品或制造流程图或
材料清单(BOM)展开
不同的原物料因时空改变或VA/VE降低成本考虑有
所改变,而原物料的改变也会直接影响生产方法
检验标准的确立,包含零组件、半成品与成品
27
工厂布置(Layout)
定义:设备、工装工具、工作位置、各道工序作业、
附属设施做出最经济有效的安排
目的: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简化作业程
序、提高设备厂房使用率,优化流程减少无谓的搬
运、降低生产成本、减低损耗、保证质量、便于生
产的管理与管制。
28
工厂布置的原则
生产连续化
设备线性化
布置弹性化
产能平衡化
检验合理化
搬运最少化
29
设备布置四原则
固定位置法
制造过程或功能布置法
产品分类或生产线布置法
混合布置法
30
固定位置法的优缺点
优点
生产产品固定,减少搬运
成本低,管理容易
生产瓶颈对整体作业影响小
缺点
对于不同产品的生产,适应性差
31
制造过程或功能布置法的优缺点
优点
因将相同设备集中布置,适用于产品特性没有重复性或断续
生产方式,生产过程前后没有关联性的产品生产安排
设备使用与工作安排具有伸缩性且容易管理
设备重复性少,可减少设备投资
缺点
前后工作安排必须透过监控减少不确定性
在制品增加,增长生产周期与搬运次数
检验管制点增加,检验成本随之增加
32
产品分类或生产线布置的优缺点
优点
生产连续化,效率高,管理容易。
减少搬运,成本较低以及在制品少,资金积压少。
设备前后相联结,空间利用率高
缺点
设备布置缺乏伸缩性
设备利用率下降,增加投资金额
设备故障直接影响产能
33
混合布置法的优缺点
优点
因将制造过程布置法与生产线布置法混合使用,可对重点设备进行重点管理
缺点
布置时考虑因素较多,需要全方位考虑
搬运不容易避免
34
制造过程与操作分析考虑重点
决定生产方法
决定生产程序
决定经济加工批量
决定设备工装
人员安排调度
估算标准工时
生产线平衡
产品不良率
35
工作分析与人员设定的考虑因素
出勤率
请假率
离职率
新产品投产效率降低率
36
影响制造途程的因素
生产的形态改变
设备汰旧换新
产品种类增加
人员操作的熟练度
37
生产计划是工程运作的依据
生管的责任--- 「快」「准」 「狠」
生产计划排定必须掌握的四大要件
明确客户下单ABC规律。大生产计划可预留
宽放,因应紧急插单
掌握各类产品的生产周期,及计划执行的
现状确定中生产计划
中生产计划展开日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