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诗词意象分类诠释.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诗词意象分类诠释

常见诗词意象分类诠释 一、送友别亲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 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2. 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如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3. 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常用来指称送别地。如屈原《楚辞?河伯》:“送美人兮南浦。”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4. 酒。酒除了抒写别离之意、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如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都是依旧抒写别离之意。 5. 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 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漫天风雨下西楼。” 6. 阳关。最初表示古代地名,为交通西域的要道。如王维“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唐人把王维的《渭城曲》谱成乐曲,称为《阳关三叠》,故“阳关”成为离别送行的歌,如白居易《对酒》“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 二、思乡念友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友人的牵挂) 1. 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梦中凫雁满塘、自得其乐的景象与诗人的境遇形成鲜明的对比,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3. 莼羹鲈脍。典出《晋书?张翰传》。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4. 双鲤。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5.“捣衣”。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如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牵挂。 6. 浮云。望云思友,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手法。如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两句即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浮云还往往与远行的游子相联系。如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表达了在外漂泊的游子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 7. 尺素。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尺素代称书信。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三、心绪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1.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番愁滋味。   2. 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来,窗前芭蕉的一枝一叶都关乎词人的心绪。 3. 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 猿啼。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5. 杜鹃。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此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借杜鹃啼血渲染江州的荒凉,表达自己被贬江州的哀怨之情。“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借杜鹃传达殷切的思念。 6. 鹧鸪。因其声凄切,常寓处境之艰难,心情之惆怅。如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鹧鸪声中,词人的愁情别绪可见一斑。 7. 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如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