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环境科学 定义:以人类-环境为对象,研究其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调节与控制以及利用与改造的科学 (一)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 1、探索全球范围内自然环境演化的规律 2、探索全球范围内人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 3、协调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同生态要求的关系 4、探索区域环境综合防治的技术与管理措施 (二)环境科学的内容与分支 综合性的新兴学科,现在一般分成三类: 基础环境学、环境学、应用环境学 1、基础环境学:环境数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等 2、环境学:大气环境学、水体环境学、土壤环境学、城市环境学等 3、应用环境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管理学、环境规划、环境监测等 三、环境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 环境质量的变化和发展 通过研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人类的反作用,提出调控环境质量的变化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 全球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 全球产生直接影响或具有普遍性,并对全球造成危害的环境问题 ,也是引起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 含义(1)普遍性 eg.温室效应 (2)影响和危害具有跨国、跨地区的结果 eg.酸雨 全球环境问题的特点: (1)人为性: (2)隐蔽性: (3)危害性: (4)移动性: (5)加速性: (6)可变性: 全球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1)区域差异性: 全球集中分布 (2)区域集中性 国家内部集中分布 生态环境集中分布 工业污染集中分布 (3)多灾区与国家: 环境三大问题 空中的死神——酸雨 迅速扩大的“臭氧层空洞” “温室效应”下的地球 “空中的死神 ”——酸雨 酸雨是怎样形成的? 由于工业生产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等被烟尘中的金属离子催化氧化后,与大气中的水汽结合成为雾状的酸,随雨水降下,就形成了酸雨。 ??? 酸雨是一个严重的世界性问题,全世界酸雨污染的范围日渐扩大。在中国,大部分城市都出现酸雨,到了长江以南酸雨已非常普遍。 酸雨的危害有哪些? 1.酸化土壤,使土壤养分流失并失去活性 2.酸化水资源,使鱼类减少甚至灭绝。 3.侵蚀建筑物、桥梁等 4.侵蚀国家保护文物 酸雨危害图 酸雨的跨国污染 迅速扩大的“臭氧层空洞 ” 堪称地球上芸芸众生“保护伞”的臭氧层,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紫外线99%被它吸收。然而,正被它所保护的人类严重破坏。1985年南极地区发现臭氧层空洞以后,1988年发现北极上空也出现了一个臭氧层空洞。两个空洞都一直以极其惊人的速度扩大。 蒙特利尔议定书: 规定缔约国在2000年或更早的时间里淘汰氟利昂和哈龙。到1995年,四氯化碳将减少85%;到2000年将全部淘汰。到2000年,三氯乙烷将减少70%;2005年以前全部淘汰。 我们可以做什么: 购买带有“无氯氟化碳”标志的产品 不用含甲基溴的杀虫剂 合理处置废旧电器 维修中注意保护,防止扩散 宣传 SPF是防晒系数(SUN proteetion Factor) SPF=最低红斑剂量(用防晒用品后)/最低红斑剂量(用防晒用品前) PA(Protection of UVA-1),它的程度是以+,++,+++三种强度来标示,“+”字越多,防止 UVA-1的效果就越好。 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 每年有30万人死于温室效应 目前全球每年有30万人死于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化引起的各种问题,有3亿人受到了温室效应的影响,每年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1250亿美元。这一数据到了2030年将变为:全球每年有50万人死亡,6亿人受到影响,经济损失达3400亿美元…… 6月5日世界环境日 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6月5日的这一天开展各项活动来宣传与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在距离地面约25Km处,有一层由太阳强辐射造成的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大部分有害射线不能到达地球表面,保护地球生物免遭伤害,是地球的“保护伞”。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大量使用冰箱、空调,释放出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氟利昂),上升到臭氧层,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1979-1990年,全球臭氧总量大致下降3%, 南极附近臭氧量减少尤为严重,出现了全球臭氧量最低值,大约低于全球平均值的30%-40%,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就象是一个洞,这就是“南极臭氧洞”。 臭氧空洞 1981年和1987年臭氧层浓度对比图 1981年1月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创新药与毒理-刘兆平分析.ppt
- 汽车车身构造指导.ppt
- 01introduction幻灯片.ppt
- 研究生医学影像学总论教学.ppt
- 新生儿脑损伤监护教学.ppt
- 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11章 皮肤(上)教学.ppt
- 第一讲植物生物技术绪论分析.ppt
- 孙天胜 全身炎症反应和骨科控制指导.ppt
- 神经解剖学--脊髓指导.ppt
- 第一章外科绪论及外科概念分析.ppt
- 【面试提升】2025春招SQLServer面试题.pdf
- (三模)石家庄市2025届高中高三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三)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
- 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 2025 届模拟试卷(一)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 (二模)2025年5月济南市高三高考针对性训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重庆主城区三诊)重庆市高2025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 (第三次)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 2025 届模拟试卷(一)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 乐山市2025届高三三调政治试卷(含答案).pdf
- 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 2025 届模拟试卷(一)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 四川省202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联合测评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 四川省202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联合测评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