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息学论文:医案在促进海外中医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幻灯片.pptxVIP

医学信息学论文:医案在促进海外中医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幻灯片.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醫案在促進海外中醫發展中的意義與作用 ——暨《我們在香港做中醫.醫案輯》編寫體會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徐大基 2014年12月20日 深圳 概述 隨著國家的改革開放,近30年來海外中醫也不斷地得到了發展,但不論在哪一個國家或地區中醫目前都未能成為主流醫學。 在整體上,中醫從業人員的學術水平及其規模與內地同行比較仍不可同日而語。 促進海外中醫發展,提高從業者的醫療水平有很多途徑。加強醫案研習是一措施。 一.醫案在促進海外中醫發展中的意義與作用 海外中醫從業的一些特點 大多數海外國家和地區沒有中醫院。 中醫私人執業的診所多。 有的政府醫院也開設中醫診所和機構等。 中醫在一些國家的中醫藥得到立法。 純中醫。 用藥的安全性問題考慮更多,甚至趨於保守。 問題: 實踐教育和繼續教育不足。 從業人員的水平參差不齊,缺乏執業規範,或不完善。 臨床教學不足,畢業學生臨床實際操作水 平較差。 海外中醫師的再教育方式 如反復演讀經典著作 參加各種各樣的學習班 短期到中國內地參加進修、乃至跟師學習 反復的中醫實踐,摸索等。 全日制或兼讀制中醫課程培訓 學徒式培訓以及自學形式培訓 香港中醫培訓、研習班、講座搞得有聲有色。 講座學習內容也形式多樣。 培訓方面都側重於臨床療效的提高。 醫案在海外中醫發展中的作用 海外中醫藥教育的發展歷程,其最鮮明的特點之一是自發性。 譬如: 早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之前,一些掌握一定中醫藥知識與技能的華人在華人聚集區域,為適應華人對中醫藥的需求,自發建立起了一些小診所。 這些診所為了生存與發展又同時兼顧中醫藥教育。 這種小作坊式的中醫藥教育,規模較小、層次較低,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 這種自發性的發展的背後是政府對當地中醫的限制或投入不足,於是海外的大多數地方,中醫仍是處於求生存的狀態,部分處於求發展的狀態。 包括學習醫案在內的自發性學習,也成為海外中醫生存和發展的一種形式。 醫案記錄了臨床診療過程,體現不同醫家的診療方法,讀之如身臨其境,如師在旁。從醫案中吸收各家的經驗特長。 醫案的閱讀作為傳統的辨證論治能力自我訓練的方法。有的醫案還有點評者對醫案的分析等,這可得到重要的思維訓練,如馬繼松、江厚萬等老師編寫的《名家教你讀醫案》。 這對於臨床教學不足的地區,會更好地起到溝通臨床,起到基礎理論或經典理論與臨床的溝通橋樑作用。 二.《我們在香港做中醫.醫案輯》編寫體會 背景 按現時香港之中醫規管,不允許中醫實施西醫有關的診療服務,因此,香港中醫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純中醫。 有感香港中醫發展,想集各家之長,編寫在港醫案及行醫體會,為內地參考。又想為香港中醫進一步發展進行探討,同時促進兩地中醫學術交流。 由筆者與廣東省中醫院楊志敏教授共同主編。 本書是香港中醫歷史上第一部醫案專輯,共收載了103位由內地來香港做過短期中醫服務及香港本地的專家作者的醫案共281例;全書66萬字。 本書編輯過程中得到了包括著名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朱良春教授等的大力支持。 鄧老為本書題寫書名 國醫大師朱良春老,佘部長等為本書題詞。 14 國醫大師劉敏如教授,名家林琳,香港骨科名家楊卓明教授等均參加本書醫案的撰寫。 2014年4月13日本書在香港會展中心發行,部分作者於一號演講廳前合影。 國醫大師劉敏如教授參加新書發佈會并做專題演講 著名呼吸病專家林琳教授參加新書發佈會并做專題演講 腹針創始人薄智云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沈慶法教授等均為本書寫序并做點評。 16 在每一個醫案之後加入一項名家點評,令每一則醫案都有名家對其醫案的得失進行評價以便更好地指導讀者進行品讀。 著名醫案點評大家、《名家教你讀醫案》系列叢書主編馬繼松老師、江厚萬老師為本書點評,并審閱了部分稿件。國醫大師周仲英、李振華、顏德馨、張學文,名家彭堅、李可,石學敏院士等均參加本書點評。李順民院長也參加點評。 17 國醫大師朱良春教授為本書點評并題詞;國醫大師張琪教授為本書撰寫序言,并為本書點評。 18 《我們在香港做中醫?醫案輯》繁體版於2014年4月在香港出版。 2014年4月13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辦的“首屆粵港中醫醫案專題研討會暨《我們在香港做中醫?醫案輯》新書發佈會” 部分場景——場面熱烈 中文簡體版也將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歡迎批評指正。 人民衛生出版社版本(書面清樣) 章太炎:“中醫之成績,醫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經驗心得,醫案最有線索可尋,循此鑽研,事半功倍”。 END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