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09-10届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docVIP

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09-10届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09-10届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

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试卷 语 文(必修Ⅱ) 注意事项: 请将第1-7题及第9-16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上,其余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交卷时只交答题卡和答题卷。 一.基础知识(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下列有误的一项是() A.借书满架,偃仰啸歌 偃仰:安居。 B.:。 C.:。 D.: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语使用的一项是 A.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传播者、深入学习者、模范的践行者、坚定的信仰者,就是因为党的创新理论深深的吸引了他,折服了他。 B.新闻发言人郑重指出:在现在乃至未来,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够自给。 C.日前,央视主播赵普在报道灾情时,面对灾民受苦受困的画面,声音哽咽,潸然落泪。 D.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一张报纸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文化大餐。 二.文言文阅读(4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7题。 (10分)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5.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是( ) A.凡再变矣 再:又,再次。 B.大母过余曰 过:经过。 C.大类女郞也 类:类似,像。 D.余扃牖而居 扃牖:关闭窗门。扃,窗户;牖,关闭 6.下列A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B.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余扃牖而居 C.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D.顷之,持一象笏至 杳不知其所之也 7.下面对两个文段的叙述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B.第二段主要采用借事抒情的方式,以感情为线索,串联生活琐事,使文章形散而神不散。 C.第二段字里行间倾注的是“多可喜,亦多可悲”之情,即作者对“项脊轩”的由衷热爱和怀念亲人的深厚感情。 D.作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刻画人物,善于以清淡朴素之笔写身边琐事,亲切感人。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 ②南亩:泛指农田 ③九土:即九州,指全国  ④呕哑:难听的音乐  ⑤独夫:孤单的人 ⑥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 ⑦楚人:指刘邦      ⑧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  A.①④⑤⑦   B.②③⑥⑧   C.①③⑤⑧   D.②④⑥⑦ 10.下列加点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②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 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 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 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 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11.根据文意,“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句中的“后人”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 A.①②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③指唐人;④指唐以后的人。 B.①②④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③指唐以后的人。 C.①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②④相同,都是指唐以后的人。 D.①④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②指唐人;③指唐以后的人。 12.对以上文字分析不准确的是( )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一段写到了老百姓对秦的暴政敢怒不敢言,但最终还是起来造反,迅速推翻了秦朝。 C.作者对秦始皇建立秦朝、统一六国的功劳,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D.第二段讽喻唐代统治者,要以秦的灭亡为鉴,不要重蹈秦的覆辙。 (三)阅读苏轼的《后赤壁赋》,完成13-17题。(10分)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