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学原理”第3讲“消费行为分析”卢锋,2006年秋季 第3讲需求曲线与弹性分析 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规律:案例讨论 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 弹性概念与需求弹性; 供求弹性的决定因素; 什么是城市化? 城市化一词从英文urbanization而来,指一国乡村居住人口逐步向城市转移,最终达到城市居住人口占人口绝大部分稳态的演变过程。 作为城市化是中心词,城市表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以非农生产作为主要经济活动方式、具备一定水平公共服务设施的经济或(和)行政区域。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一国从农业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必由之路。 国外若干城区概念 城市(City): 不同层级政府行使政治权的中心城区。 自治市(municipality): 由一个市政机构发挥地方政府在污水治理、犯罪控制、消防等方面职能的城区,可理解为经济城市。 城市化地区(Urbanized area): 一个大中心城区或自治市与人口密度超过一定程度的周边地区。 大都会城市(Metropolitan area): 一个拥有大量人口核心城区以及与其结为一体临近社区的大片区域。 1)中国“城”与“市”的概念 “城”指四面围以城墙、具有防卫作用的军事据点。《辞海》释“城”:旧时在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墙垣。一般有两重:里面称城,外面称郭。 《管子》: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说文》:“城,以盛民也”。“言盛者,如黍稷之在器中也”。 市,指的是交易市场。《易·系辞》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说文解字》:“市,买卖所之也”,“贸、贾,市也”。 2)中国古代“城市”的概念 “城市”一词最早见于战国史籍中。《韩非子、爱臣》云:“大臣之禄虽大,不得籍威城市”。“今有城市之邑七十愿拜内之于王,唯王才之”。 防御聚落功能的“城”,与商品交换的“市”,二者结合到一起才会在语言中出现“城市”一词。 3)历史上“镇”与“市镇” “镇”原指边关要塞驻军地。镇将管军事兼理民政。唐代“镇者,节度使之兵也。起于边将之屯防者”。宋代废军镇建制,演变为商镇或市镇。 宋元后商品经济发展使市镇得到发展。明清时代出现各类专业化市镇:棉花和棉纺织业市镇、蚕桑及丝织业市镇、粮食贸易市镇、陶瓷业市镇、茶业市镇、造纸业市镇、木材贸易市镇、药材贸易市镇。清代江南不少市镇规模大于府县城。 非政治中心市镇发展,彰显市场交换的专业化和集聚效应孕育城市的经济逻辑。 农业劳力占比下降与城市化普遍性 城市化伴随经济结构演变:配第-克拉克定理(Petty-Clark‘s law) 城市化必然伴随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动态演变。配第-克拉克定理( Petty-Clark‘s law)揭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把人类全部经济活动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制造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广义的服务业)。 随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 示意图 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1)(demand function and demand curve) 很多因素决定需求量,需求函数表示需求与影响需求的变量之间关系。下面计算机需求的方程式,表示计算机需求量主要受四个因素决定: 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2) 实际有很多因素决定需求,经济学分析强调价格重要性,把需求与价格关系的几何表达称为需求曲线。 假如需求函数中各变量系数可以估计: 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3) 用图形表示上面的需求函数。 沿着需求线移动 (moving along demand curve)表示价格变化导致需求量变化 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4) 价格以外因素导致需求量变化表现为需求线本身上下移动 (shift of demand curve). 个人需求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 对于通常私人产品来说,由两个人构成的市场需求曲线通过每一价格水平上个人需求量的水平相加(horizontal summation) 得到。 弹性和需求弹性 弹性(Elasticities)表示一个变量对另一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它度量自变量一定百分比变动与因变量百分比变动的比率。 需求弹性(Elasticities of deman)度量商品价格变动一个百分点带来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需求弹性 也可以表示为: 线性需求线弹性变动(Elasticities for Linear Demand Curve) 弹性与时间 随着允许市场参与者调节行动时间长短变动,两个相关经济变量之间弹性相应发生变动。 长期弹性(long-run elasticity)表示市场参与者得以充分完成调节行为的较长时间范围内所实现的弹性。 短期弹性(short-run elastic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学生财务管理实训报告总结.docx VIP
- 生产科安全生产责任制.docx VIP
- 2025年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市场拓展:柬埔寨市场前景报告.docx
- 给的1550电工钢培训之二318版.pdf VIP
- 智慧农业ppt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2025)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表情变变变》教学课件.pptx
- 上海市市北初级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光子嫩肤培训课件.pptx VIP
- 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oc VIP
- 三一履带起重机SCC850A-6_产品手册用户使用说明书技术参数图解图示电子版.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