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2011届高三下学期100题训练(数学).doc

江苏省如皋市2011届高三下学期100题训练(数学).doc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如皋市2011届高三下学期100题训练(数学)

如皋市2011届百题训练 1. 在中,,则的值为 。 错误分析:错误认为,从而出错. 2. 为平面上的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点,若( -)·(+-2)=0,则?ABC是 三角形。以BC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错因:学生对题中给出向量关系式不能转化:2不能拆成(+)。 3. 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 ,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心。内心 错误原因:对理解不够。不清楚 与∠BAC的角平分线有关。 4. 若向量=,=,且的夹角为钝角,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 错误分析:只由的夹角为钝角得到而忽视了不是夹角为钝角的充要条件,因为的夹角为时也有从而扩大的范围,导致错误. 5. 已知为坐标原点,集合,且 。46 错误原因:看不懂题意,未曾想到数形结合的思想。 6. 在中,已知,且的一个内角为直角,则实数的值为 . 或或 错误分析:是自以为是,凭直觉认为某个角度是直角,而忽视对诸情况的讨论. 7. 已知O、A、B(0,0),A(3,0),B(0,3),且P在线段AB上, =t (0≤t≤1)则· 的最大值为 。9 错因:学生不能借助数形结合直观得到当?OP?cos?最大时,· 即为最大。 8. 已知向量M={ ? =(1,2)+?(3,4) ??R}, N={?=(-2,2)+ ?(4,5) ??R },则M?N= 。 错因:学生看不懂题意,对题意理解错误。 10. 过△ABC的重心作一直线分别交AB,AC 于D,E,若 ,(),则的值为 。4 分析:特殊值法。 11. 已知,,若,则△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概率是 。 分析:由及知,若垂直,则;若与垂直,则,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概率是. 12. 不等式的解集 y=lg(-x2+5x+24)的值小于1,则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14. 设k∈R , x1 , x2是方程x2-2kx+1-k2=0的两个实数根, 则x+x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1 15. 已知A={x|x2+(P+2)x+4=0}, M={x|x0}, 若A∩M=φ, 则实数P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 【解】分A=与Aφ两情况,最终可求出. 16. 若不等式(a2-3a+2) x2+(a-1)x+20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 解:或 解得: 17. 已知两个点A(-3,-1)和B(4,-6)分布在直线-3x+2y+a=0的两侧,则a的取值范围为 (-7,24)  18. 给出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若使目标函数Z=ax+y (a0), 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有无数个, 则a值为______ 19. 若,则的最小值是______(答:); 20. 若是正常数,,,则,当且仅当时上式取等号. 利用以上结论,可以得到函数()的最小值为 ,取最小值时的值为 .25 , 21. 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组有唯一实数解,则实数的取值集合 . 22. 已知第 象限角. 且 说明:本题考查了正、余弦函数与正切函数转化关系以及由三角函数值判断角所在的象限. 23. 已知 . 说明:本题考查了倍角公式的应用,在公式应用是注意符号的取舍,特别关注的是角的范围. 24. 已知 . 说明:本题通过降冪联想到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和倍角公式进行化简求值. 25. 要得到函数只需将函数的图像 . 解:,图像向右平移个单位就得到的图像. 说明: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平移变换,掌握“左加右减”法则,以及正余弦之间的转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6. 已知有最小值,无最大值,则 。 说明:本题考查正弦的对称轴及周期,以及正弦图像的知识。 27. 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 按照以上排列的规律,第行()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为 解:前n-1 行共有正整数1+2+…+(n-1)个,即个,因此第n 行第3 个数是全体正整数中第+3个,即为. 点评:本小题考查归纳推理和等差数列求和公式,难点在于求出数列的通项,解决此题需要一定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8. 数列{an}的前n项和Sn=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