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文化线路的历史学认知.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蜀道文化线路的历史学认知.pdf

第 32卷 第 5期 2012年 1O月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Social Sciences) V01.32 NO.5 oct.2O12 蜀道文化线路的历史学认知 王子今 (中国人民大学 国学院,北京 100872) [摘 要]蜀道连接了关中和蜀地两处历史文献较早定义的“天府”,为秦的崛起和统一准备了条件。 西部地 区因蜀道的沟通,以经济文化区域的突出优 势,长期成为大一统帝国的基础。秦人和蜀人合作 开 通蜀道这一重大的历史贡献,值得中国古代交通史研究者关注。蜀道交通体系具有完备的构成,集聚着 诸 多伟大发明,承栽 了丰厚 的历史信息。蜀道 因此可 以看作 包容丰 富历史文化 内涵的古代 交通线路。 蜀道文化线路的研究,应 当受到学界 的充分重视 。 [关键词]蜀道;天府;秦;蜀;统一;交通;文化 [中图分类号-]K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93(2012)05—0023-05 从历史时期文化线路的视角考察蜀道 ,是有 重要学术意义的工作 。回顾华夏文 明初步萌生的 历史,可以看到秦岭曾经是几大基本文化区之间 相互联系的最大的天然阻障。可 以说 ,穿越秦岭 的早期道路,是我们民族文化显现出超凡创造精 神和伟大智慧和勇力的历史纪念。而秦岭古道路 系统中,连通重要区域方 向的蜀道地位尤其重要 。 可以说 ,在 中 国古 代道路 中,蜀道 在经济 联 系、文化沟通、政令宣达 、军事攻防等方面的历史 作用,乃至工程规划组织水准所体现的领先性和 代表性 ,都是历史学者应当认真关注的研究课题 。 一 、“蜀道”名义 怎样确认“蜀道”的准确定义,也许还有讨论 的必要 。有一种意见 ,以为“蜀道”有广义和狭义 两说。前者指所有交通蜀地的道路 。后者指穿越 秦岭巴山联系川陕的道路。甚至有“蜀道,即蜀地 的道路”,“蜀 中的道路 ”这样 的解释①。其实 ,长 期 以来在文化史上成 为社会共识 的“蜀道 ”的定 义,久 已确定为川陕道路 。 古乐府有“蜀道难”主题。《艺文类聚》卷四二 引南朝梁简文帝《蜀道难 曲》:“巫山七百里 ,巴水 三回曲。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又《乐府诗 集》卷四。梁简文帝《蜀道难二首 其一:“建平督 邮道,鱼复永安宫。若奏巴渝曲,时当君思中。”似 均以巫峡川江水路言“蜀道”。这是因为南朝行政 中心处于长江下游,南朝人所谓“蜀道”自然主要 是指“巫山”、“巴水”通路 。 又如《艺文类聚》卷 四二引南 朝梁刘孝威《蜀 道难篇》:“玉垒高无极,铜梁不可攀。双流进蛾 道 ,九坂涩阳关。邓侯束马去,王生敛辔还。嵋山 金碧有光辉,迁亭车马正轻肥。弥思王褒拥节去, 复忆相如乘传归。君平子云寂不嗣 ,江汉英灵 已 信稀。”《乐府诗集》卷四。南朝陈阴铿《蜀道难》也 写道:“王尊奉汉朝,灵关不惮遥。高岷长有雪,阴 栈屡经烧 。轮摧九折路 ,骑阻七星桥 。蜀道难如 此,功名讵可要。”《乐府诗集》卷四o《蜀道难》郭 茂倩题解 :“《古今乐录》日:‘王僧虔《技录》有《蜀 道难行》,今不歌。’《乐府解题》日:‘《蜀道难》,备 * [收稿 日期]2012—08—15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 目“中国古代交通史研究”(项目批准号 10XNI 001)。 [作者简介]王子今:男,河北武安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史。 24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 言铜梁玉垒之阻,与《蜀国弦》颇 同。’??按铜梁 玉垒在蜀郡西南 ,今永康是也 ,非入蜀道。失之远 矣 。”阴铿诗“灵关”、“高岷”也在成都西南。 这种“失之远矣”的交通历史地理概念 的误 识 ,也发生于南北分裂的背景下。这一认识基点 上的“蜀道”,于是与长久交通史记忆中人们一般 的历史文化常识有所不同。 其实,“蜀道”既不是“蜀地的道路”,“蜀 中的 道路”,也不是所有的“入蜀道”,而是在特定交通 史阶段形成的具有较明确指 向的交通线路,即穿 越秦岭 巴山的川陕道路 。 言及蜀道的较早例证有《史记》卷七《项羽本 纪》所见项羽所谓“巴蜀道险” ,以及《后汉 书》卷 三六《张霸传》记载张霸关于葬事的遗嘱 :“今蜀道 阻远 ,不宜归茔 ,可止此葬,足藏发齿而 已。务遵 速朽 ,副我本心。”张霸“蜀郡成都人也”,时在洛阳 生活。可知政治文化重心位于黄河流域的统一时 代,“蜀道”所指原本是明朗的。 《乐府诗集》卷 四。唐张琮《蜀道难》:“梁山镇 地险 ,积石阻云端。深谷下寥廓 ,层岩上郁 盘,飞 梁驾绝岭 ,栈道接危峦。揽髻独 长息,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