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一、高考成语规律总结
成语是汉民族长期习用的定型化的短语,数量繁多,历史悠久,运用广泛,具有语言凝练、音韵和谐的特点,在口头及书面表达中使用成语,能大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结构的相对定性性。二是意义的整体性。三是形成的历史性等。在语言运用中,成语是相当于一个词的。
成语是高考的一大重点。几乎每年都有一道题,考的是判断成语运用正误。。
熟语总的来说,考的极少,而且这些熟语在我省看来都应是常听说的。一般都知道意义,但也有个别习题涉及了常见俗语、谚语、歇后语的考查。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复习的重点仍然是成语。
从历年高考情况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了个别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
例如: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明日黄花。
解析:
A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
B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应用对象应该是人,不能用于修饰“时代”等,这里用错对象。
C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
D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思路分析:
二、命题趋势与特点
从错误干扰项的设置情况看,考查的内容重点集中在成语运用中的望文生义、搭配不当、重复累赘、褒贬误用、敬谦错位、适用对象错误、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几种情况。
命题的重点放在“三不辩”与“三不合”上。
“三不辩”不辨词义,不辩对象,不辨色彩。
“三不合”:不合语境,不合逻辑,不合习惯
特别提醒:
复习要特别留心有几个意义的成语,不要熟知一种含义而出现另一种含义,从而导致判断失误。
以前考过的,后来的高考题仍然可以考。其他省市往年考过的,在第二年的另个省市试题中也会出现。所以高考题中出现的成语或熟语仍是重要积累内容。
因此,对成语,首先要了解含义,注意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如“买椟还珠”,原意是买下匣子,退还珍珠,比喻义为“不识货,舍本逐末,取舍失当。这是最基本的工作。其次,要重点训练判断成语运用正误的能力。以下为成语误用的类型。”
三、成语误用规律探寻
1、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即只是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忽视成语的历史语意,有些成语有古今两个意思。但在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它的本义已经不再有效,人们只采用它的引申意义。如不注意这一特点,就容易犯“舍本逐末”的错误。也有不少属于的词义后来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考生往往忽视这一点,望文生义,错用成语。
例如:2012高考大纲卷中的成语题: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负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不负众望:指不能使大家相信。意思说反了,应为不负众望。属于望文生义。
再例如: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分析:命题者故意曲解成语词义,以便考查考生的识辨运用能力。
“火中取栗”,语出法国寓言《猴子和猫》,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而句意是指消费者利用厂家竞相降价的机会得到实惠。
二、用错对象
成语均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有的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的只适用于特定的物,有着特定的“方向性”,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方向性”有意弄错。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使用对象,特定的“方向性”,使用起来就会出现毛病。
例如: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美轮美奂。
分析:此处,命题者从成语使用的对象上命题,重在考查成语词义适用的范围。
“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轮”:高大,“奂”:众多,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
再如:翘首西望,海面拖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分析: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巧及其精巧。必须是“人工”之物,不能用于自然景观。
3、混淆色彩,褒贬颠倒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鲁教版化学8年级全册同步全解.pdf VIP
- 管理咨询成果验收规范.PDF VIP
- C-J∕T 447-2014 管道燃气自闭阀(高清可复制).pdf VIP
- 2025辽宁阜新市教育系统招聘教师9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检验检测机构内审检查表.pptx VIP
- 厂房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阜新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教师94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控技术-VxSCADA系统结构组态软件使用手册System Builder (VxSysBuilder) User Manual.pdf VIP
- Danfoss丹佛斯技术样本 PVG 32 比例阀组 用户指南.pdf
- 高压供电安全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