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课件 湘教版.pptVIP

2017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课件 湘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课件 湘教版

*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第七章了解地区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代表性动物 探险与科考 学习环节 课堂练习 新课导入 探究活动 自然资源 材料1:北极点处海水深2000多米,常年为厚厚的冰层所覆盖。浮冰面积占北冰洋总面积的2/3以上。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以及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的储量相当可观。北冰洋战略地位突出,有不少重要国际航线经过北极上空。 材料2:南极洲面积约1405万千米2,98%的陆地为冰雪覆盖,冰层厚度达2000余米。如果不扣除冰层,南极洲平均海拔2 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在南极大陆上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南极洲已发现220多种矿物,煤炭资源储量丰富,面向印度洋的查尔斯王子山脉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铁矿床,大陆架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目前,南极洲没有定居人口。 结合课本知识与上述材料,探究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 1.淡水资源: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形式存储于两极地区。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2.矿产资源:南极地区,已发现220种矿物,煤储量丰富,查尔斯王子山脉上有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床,另外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金属和非金属矿藏。 3.生物资源:南极地区的企鹅、磷虾、海豹和蓝鲸数量众多,北极地区是北极熊、北极狐、海象等动物的家园。 独特的野生动物 (一)南极地区代表性动物 企鹅 磷虾 (二)北极地区代表性动物 北极熊 北极狐 海象 海豹 广泛生活在南、北极地区的大陆沿岸、浮冰区和岛屿周围海域,擅长游泳和潜水。 1.查找资料,说一说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各有哪些代表性的野生动物。 2.极地动物一般都有哪些特点?它们怎样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 3.谈谈你对下列行为的看法。 为了确保极地科考队员的人身安全,对所遇到的北极熊予以猎杀。 每年有计划地在南极地区捕杀一部分鲸、企鹅和海豹,以保护那里的磷虾资源。 苔藓 地衣 海藻 在南极从没有人使用DDT农药,但是在南极的企鹅体内发现了DDT。 在南极没有工厂和家庭制冷设备释放出能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气体,但南极上空的大气臭氧层却出现空洞。 生物学家研究认为北极地区原来也像南极一样有企鹅,但现在却没有了企鹅的踪迹,是人类的捕杀剥夺了它们在北半球的生存机会。 南极附近的鲸和磷虾的数量,因人类过度捕杀和捕捞而逐渐减少。 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一)极地探险 15-16世纪,欧洲航海家开始了北极探险,寻找到达东方的“北方航线”。 19世纪上半叶发现南极大陆后,前往南极的探险者络绎不绝。 南极探险 20世纪初,人类对南极点的探险活动引人瞩目。1911年10月20日,挪威人阿蒙森带领4名队员,分乘4辆由爱斯基摩狗拉的雪撬,向南极点进发。英国人斯科特也在11月1日踏上了探险之旅。两支探险队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展开了一场竞争。阿蒙森前进的速度很快。当到达南纬85度时,前面出现了连绵起伏的南极高原。当时暴风雪连续5天5夜,天气异常恶劣。为了抢先到达,他们顶风冒雪,艰难先进。12月14日终于完成了向南极点的最后冲刺,实现了人类首次到达南极点的壮举。 南极异常恶劣的天气给斯科特的探险队带来了厄运。出 发不久,他们的摩托雪撬就坏掉了,接着,西伯利亚矮种马也全部冻死。斯科特等人不得不拖着150多千克的雪撬在冰原上奋力前进。虽然斯科特和探险队员在1912年1月17也到达了南极点,但由于 体力衰竭,又遭遇到猛烈的 暴风雪,在归途中相继遇难。 斯科特遇难后留下了重达16 千克的地质标本和探险日记 等遗物。 为纪念这两位杰出的南极 探险家,1957年,美国在南 极点建立了名为“阿蒙森— 斯科特”的科学考察站。 (二)极地探险 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掀起了极地科学考察的热潮。 目前,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极地建立了一系列科学考察站。 2009年昆仑站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已成功跻身国际极地考察的“第一方阵”。 读图,找出阿蒙森—斯科特站、东方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中国的极地科学考察平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极地科学考察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断建立起“四站、一船(“雪龙”号科学考察船)”极地科学考察平台。 长城站:1985年建于南极乔治王岛,位于62°22′S、 58°58′E;中山站:1989年建于东南极大陆沿海,位于 69°22′S 、76°23′E;黄河站:2004年建于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位于78°55′N、11°56′E;昆仑站:2009年建于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位于 80°02′S、 77°0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