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颈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介入治疗
阆中市人民医院
侯宇峰
2014.5.30
颅内动脉的解剖学特点
颅内动脉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不同于颅外动脉,颅内动脉缺乏弹力层;
②与冠状动脉近端相比,脑动脉更细;
③与类似的冠状动脉相比,颅内动脉更薄;
④颅内动脉中层占管壁成分的大部分,而外膜很薄;
⑤脑动脉与其他动脉相比更硬,所以伸缩性差;
⑥颅内动脉悬浮在脑脊液中,周围很少有血管组织支撑;
⑦颅内动脉发出很多侧支,操作不当使这些脆弱的侧支破裂引起致命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⑧小分支供应重要的脑组织,治疗过程中闭塞会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⑨颅内动脉迂曲的特性使得介入器械于血管内的通过性更加有难度;
⑩与冠脉相比,颅内动脉更易发生血管痉挛和血管破裂。
因此,颅内血管狭窄支架置入术的风险也往往较其他血管床要高。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程度和性质的评估
一、血管影像评估依据:
2009年AHA一项科学申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推荐》
MRA CTA或DSA
远端颅内血管DSA优于其他
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程度和性质的评估
WASID建立计算颅内大动脉狭窄的公式:
狭窄率=[1-(狭窄管径/参考管径)]×100%
狭窄管径是狭窄程度最严重的血管管径,参考管径是指附近正常动脉直径。由于揭破原因,参考管径的确定,颈内动脉颅内段不同于大脑中脉、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血管内治疗的发展简史
SSYLVIA研究
Wingspan研究
WASID研究
SUMMPRIS研究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一、颅内动狭窄介入治疗适应症
根据各国的指南推荐,其适应症总结如下:
1.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99%)的患者在接受内科药物化治疗失败后,可考虑血管成形术或(和)支架治疗;
2.无症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属低危病变,不推荐介入治疗。
二、颅内动狭窄介入治疗禁忌症
1.不能接受或耐受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治疗;
2.严重钙化病变;
3.因血管扭曲或变异而使导管等介入输送系统难以安全通过。
颅内动脉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操作要点
一、颅内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的术前准备
1.术前检查与评估
⑴ 术前详细询问病史,晚上全身体检和神经系统检查;
⑵完善血液学检查:血常规、血生化、PR、PTT、EKG、CT、MRI、CTA、MRA、DSA;
⑶完善血流量检查:SPECT、PET等已证实有脑低血流动力学区域。
2.抗血小板药物
至少术前3天双联抗血小板。100+75
对于已经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术前加用氯吡格雷负荷量400-600mg
急诊手术者,双联负荷量抗血小板。300+300
SAMMPRIS研究中,除了给予阿司匹林,应联合波立维75mg,至少术前5天或术前6-24小时口服负荷剂量600mg,但这不一定适合中国人群
3.颅内动脉介入治疗的时机选择
WASID试验提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在首次缺血事件30天内更易再次发生脑卒中,因袭,为更大程度的获益,血管内治疗应该更早或应该在首次缺血事件后数天内进行。
SSYLVIA研究术前6周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被排出。
Wingspan研究中发生缺血性脑卒中7天后的患者才考虑行颅内支架置入术。
4.术中事项的准备
⑴建立两条外周静脉通道;
⑵留置导尿管;
⑶除服药之外,术前6小时禁食;
⑷术前在导管室备用所有必备的介入器械。
二、麻醉
SAMMPRIS研究采用全麻方式,但目前绝大多数术者更倾向于采用局麻方式。
全麻优点:最大限度减少动作伪影和节约操作时间。
全麻缺点:不能观察或者监测新发的神经系统体征。
局麻的优缺点与全麻相反。
三、治疗通路的建立
1.穿刺置鞘和造影
2.肝素化(70ug/kg),ACT应保持在250-300秒范围内,备用鱼精蛋白(每中和1000u肝素需要鱼精蛋白10mg)
3.指引导管选择
NeuronTM(CA)
Guider SoftipTM(MA)
Envoy(FL)
4.指引导管到位技术
⑴直接导航技术:在非迂曲、无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中可采用直接导航技术。通过0.035in或0.038in亲水涂层导丝直接将弯头指引导管缓慢输送到颈动脉。
⑵交换技术:在迂曲、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的患者中采用。
⑶指引导管尽可能处于较高的位置可增加导管稳定性。在无迂曲且无病变的颈动脉系统,推荐将指引导管的头端置于颈内动脉C2垂直段;如果颈内动脉C1段极度迂曲的话,指引导管头端更适合摆放在迂曲血管的近端。
⑷一旦指引导管导管到位,应通过冒烟或造影检测其头端是否发生血管痉挛和夹层形成等。
5.指引导管灌洗
采用肝素盐水(500ml+5000u)导管内持续灌注,防止血栓形成很重要。
6.防止指引导管诱发的血管痉挛
①当发生严重的血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