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土壤有机质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1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土壤有机质? 第一节 土壤有机质的概念、来源、含量及其组成 一、土壤有机质的概念 土壤有机质是泛指以各种形态和状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土壤中的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土壤有机质由生命体和非生命体两大部分有机物质组成。 土壤生物(自学) 主要介绍非生命体有机质 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农林业经营水平不同,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差异较大。低者少于1%,多者可高达20%。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基本上可以反映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 二、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一)微生物及其残体 在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最早出现于母质中的有机体是微生物,所以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最早来源。 (二)动、植物残体 随着生物的进化和成土过程的发展,动、植物残体就成为土壤有机质的基本来源。 植物残体: 包括各类植物的凋落物、死亡的植物体及根系。这是自然状态下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对森林土壤尤为重要。森林土壤相对农业土壤而言具有大量的凋落物和庞大的树木根系等特点。 我国林业土壤每年归还土壤的凋落物干物质量按气候植被带划分,依次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 热带雨林凋落物干物质量可达16700Kg/(hm2·a) ,而荒漠植物群落凋落物干物质量仅为530kg/(hm2·a) 。 在通常的自然植被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物质绝大部分直接来源于土壤上生长的植物的残体和根系分泌物。 土壤动物 根据躯体大小区分:小型、中型和大型土壤动物; 大型:(体长2mm)蚯蚓、蚂蚁、甲虫、马陆、蜈蚣等; 中型:(体长0.2-2mm)螨类、弹尾虫; 小型:(体长0.2mm)原生动物、线虫。 根据在土壤中滞留时间区分: ①全期土壤动物: ②周期土壤动物: ③部分土壤动物: ④暂时土壤动物: ⑤过度土壤动物: ⑥交替土壤动物: 根据在土壤中栖息层次区分: ①真土居动物: ②半土居动物: ③地表土居动物: ④上方土居动物: 根据食性区分: ①根食者: ②枯食者: ③尸食者: ④粪食者: ⑤菌食者: ⑥捕食者: ⑦杂食者: 蚯蚓 螨类 弹尾虫 线虫 动物残体 进入土壤中的动物残体和植物残体的主要不同点是不含木质素和树脂等物质,但其脂肪和含氮化合物等含量丰富。 (三)其它来源 自然土壤一旦经包括耕作在内的人为影响后,其有机物质来源还包括作物根茬、各种有机肥料(绿肥、堆肥、沤肥等)、工农业和生活废水、废渣、微生物制品、有机农药等有机物质。 三、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在不同土壤中差异很大,具体含量与气候、植被、地形、土壤类型、耕作措施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泥炭土和一些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可以高达200g/kg或300g/kg以上,而一些漠境土和砂质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还不足5g/kg。 有机质土壤和矿质土壤 在土壤学中,根据土壤耕层中有机质含量的高低,可以把土壤分为有机质土壤和矿质土壤。 一般把耕层含有机质200g/kg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 而含有机质200g/kg以下的土壤,称为矿质土壤。 但一般来看,耕作土壤中,表层有机质含量通常都在50g/kg以下。例如,我国东北地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多在20~30g/kg,华中、华南一带的水田耕层有机质含量为15~35g/kg,而华北、西北地区大部分低于10g/kg。 由此可见,土壤有机质一般只占土壤总重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在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它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是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能源,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另一方面,土壤有机质对重金属、农药等各种污染物质的行为都有显著的影响,而且土壤有机质在全球碳平衡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四、土壤有机质的存在状态 (一)按照被微生物分解程度的大小划分 (二)按照与无机矿物结合的程度划分 (一)按照被微生物分解程度的大小划分 有机物质进入土壤后,不断地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按照被土壤微生物分解程度的大小,土壤有机质可以三种形态存在。 1、未分解有机质 未分解有机质(即新鲜有机质)是指土壤中未分解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残体。 2、半分解有机质 半分解的有机质是指土壤中部分分解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残体。 3、腐殖质 半分解有机质进一步分解,就形成了一类褐色或暗褐色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称为腐殖质。也就是说,土壤腐殖质是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非腐殖物质和腐殖物质 土壤腐殖质由非腐殖物质(Non-humic substances)和腐殖物质(Humic substances)组成。 土壤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中最主要的一种形态,通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