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学联盟]【高考调研】2015届高三二轮复习语文综合能力检测单元卷6(含答案).doc

[中学联盟]【高考调研】2015届高三二轮复习语文综合能力检测单元卷6(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高考调研】2015届高三二轮复习语文综合能力检测单元卷6(含答案)

综合能力检测(六)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山水诗考略 许厚会 ①中国古典山水诗究竟源于何时?近人范文澜说:“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范校本《文心雕龙·明诗》注)这话不无根据,写作山水诗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时尚,的确是在东晋时期,《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以“修禊”为由,聚集会稽(今浙江绍兴市)兰亭,当场写作了不少诗篇,后编纂成集,由王羲之作序,为之张扬,以致影响深远。其时,由于玄学之风的影响,东晋散文除陶渊明外,别无名家。但诗集、序文相得益彰,王羲之的《兰亭序》,又可说是一篇佳作。 ②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东晋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致蔚然成风。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法自然而为化”(阮籍)之类的主张。“自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③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所谓“知者”,就是智慧之人;“仁者”则是仁义之人。为什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的解释是:“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移,有似于山,故乐山。”(《论语章句集注》)原来,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产生乐水乐山之情。“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这是李白游山的观感,也是他和山契合交融达到了化境,高蹈出尘,借以保持自身人格的独立完善的体现。他在被召入京期间,宾朋云集,红极一时;而当受排挤离京以后,则备受冷落,于世态的炎凉深有体味,因此也更加认识到山的可亲可敬。“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其实还有一种因果关系,就是“乐水者智,乐山者寿”,这样说似乎可以充分显示山水怡情养性的功能。另外,与山水亲近还可丰富知识,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以及模山范水的能力。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读万卷书”正好可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山水胜迹,便可持山水诗集为“卧游”之具,作纸上的观瞻。这间接得到的知识和印象,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 ④好的山水诗总是包含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不单是模山范水而已。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以理势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对读者无疑是有力的鞭策和激励。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除生动再现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显然有启迪智慧、拓展襟怀的作用。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1.下列对于“东晋出现大量山水诗”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主要由于玄学之风的影响,东晋散文除陶渊明之外,别无名家,所以东晋诗人开始另辟蹊径,向“山水诗”寻求发展。 B.东晋文人面对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开始从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写作山水诗成了一种风气。 C.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自然成了人们精神力量不竭的源泉。 D.阮籍、嵇康提出遵循自然的主张,山和水最充分地体现了自然规律,山水也就成了诗人师法的对象。 答案 A 解析 答非所问,是文中陈述内容,但不是出现山水诗的原因。 2.下列对第③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朱熹认为,智者通晓事理而且无阻碍地流动,与水相似;仁者安于义理,厚重而不迁移,与山相似。 B.《独坐敬亭山》是李白的游山观感,体现了他对山的喜爱,也是他保持自身人格独立与完善的体现。 C.古代的诗文大家、文学巨匠因为无法遍览祖国的山水胜迹,便都有“读万卷书”的经历。 D.读山水诗集可以让人们从纸上游览祖国的风光,这样间接得到的收获往往更快捷、更精粹。 答案 C 解析 绝对化,原文是“大抵”。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关于中国古典山水诗的起源,范文澜在他的论著中说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