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校联盟]九年级语文模拟试卷
九年级语文模拟试卷 王浩初中 俞淑琴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5分)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pā,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作,zī养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A__________(a、反射 b、折射),记录着历史的cāng桑。我们从中不仅能了解时代的变迁,还能汲取文学的精髓。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2.从括号内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横线上。(1分)A处的词语是?????????? 。⒊文中的划线句是个病句,请作修改。(2分)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⒋八一中学雏声文学社拟组织系列文学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9分):⑴调整刊物栏目。文学社准备调整刊物《花季风》的栏目,准备增加一个反映校园生活的栏目,请你给这个栏目去一个名称。(4到6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组织文学讲座。文学社邀请了著名作家葛红兵为广大文学社社员作一次以“文学,需要爱”为主题的文学讲座。假如请你主持这次讲座,面对台下端坐的同学,你准备怎样开场?(80字左右)(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举办阅读竞赛。在文学社成员中开展阅读名著竞赛,以下是竞赛题,你能回答吗?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不多一会我已经走近岸边,到了可以听见喊声的地方。我用手举着拖来舰队的绳索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立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接我上岸,对我说不尽的恭维,当场就封我作“那达克”,这是他们最尊贵的爵位。①以上文字选自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 》。小说中的“我”游历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 国。 (2分)②文中的“我”立下赫赫战功,并受封“那达克”,可是后来为何还要离开这个国家,来到不来夫斯库帝国?(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1)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⑵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 《相见欢》)(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5)朱自清在散文《匆匆》中写无言独上西楼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晏殊在《浣溪沙》中也有表达这类似感慨的词句,这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抒发古代仁人宏伟抱负、表达作者高远志向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62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6~7题。(6分)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①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②在清溪何处边?【注解】 ①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②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6.“隐隐飞桥隔野烟”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试简要分析。(3分) 7.“洞在清溪何处边”的询问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8~12题。(17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