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整理]北魏孝文帝改革.doc[整理]北魏孝文帝改革.doc
第二十五单元 中外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第70课时 北魏孝文帝改革 姓名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主下诏,认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上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谓功臣旧族自代(郡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二 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叹:“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洛阳迦蓝记》
回答:
(1)材料一中的魏主是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
(2)诏令提出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提出这一论据的意图何在?
(3)材料二中洛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
(2)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4)简要评议北魏孝文帝均田令的影响。
第70课时 北魏孝文帝改革
1.(1)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2)鲜卑族的祖先是黄帝。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3)原因:孝文帝迁都洛阳。说明:洛阳地区经济文化发展,鲜卑族封建化,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
2.(1)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的前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交纳赋税和服徭役。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2)不能抑制兼并。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 (3)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 (4)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促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农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王崇刚)教案 (实训部分) 上机实训(五) .docx VIP
- 装修公司融资商业计划书(精选5).pptx
- 生化期末考试吉林大学2015.pdf VIP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与实训.pptx VIP
- 2023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8 测试题(附答案).doc VIP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王崇刚)教案 (实训部分) 上机实训(七) .docx VIP
- 消防法律法规知识培训.docx VIP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王崇刚)教案 (实训部分) 上机实训(六) .docx VIP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王崇刚)教案 (实训部分) 上机实训(四) .docx VIP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王崇刚)教案 (实训部分) 上机实训(三) .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