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卷.docVIP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卷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命题人:梅琴 审核人:庄巧兰 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60分。) 1.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以悼念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逝去的数万生命。其中所包涵传统的“慎终,迫远,民德归厚矣”的思想源于 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 2.孔子和墨子虽然代表不同的思想派别,但是他们思想也有共通之处,下列表述中属于两人思想共同点的是 A、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B、实行仁政来回复人的善性 C、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 D、主张以绝对权威震慑臣民 3.“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徙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时期的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4.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犬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礼治 B、无为而治 C、仁政 D、兼爱 5.下面哪些是孔子思想的内容 ①“仁者,爱人” ②“无为而治” ③以法治国 ④“克己复礼”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①② 6.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汉武帝对此言论十分欣赏,主要是其有利于 A、光大儒家 B、恢复礼乐秩序 C、建立教育体系 D、加强中央集权 7.主张把自己的“心”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拒绝拜倒在圣贤的脚下,认为要想得到“良知”,不必去读圣贤经书。这句话反映的是 A、孟子的“仁政” B、朱熹的“理学”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8.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忠、孝、节、义”,这些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炎黄子孙。这些思想主要来自于儒家思想中的 A、“民本”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 C、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9.冯天渝等著作的《中华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其表述的观点是 A、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否定董仲舒的“君权神授”主张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关于“三纲五常”的学说 10.四位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①造纸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 ②印刷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者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 ④指南针——西欧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屈原《思美人》“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媒绝而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中的美人是一种托喻。从历史的角度上看,屈原笔下的“美人”主要表达 A、作为文学追求家“大同社会”的理想 B、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C、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大胆的怀疑精神 D、强烈希望国家富国强兵 12.“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B、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C、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13. “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里的“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大篆 B、小篆 C、甲骨文 D、隶书 14.集文学、书法、篆刻等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注重诗意.集中体现了创作者多方面的文化素养。这一艺术创作特点反映的是古代中国的 A、唐诗 B、草书 C、文人画 D、京剧 15.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书汉武帝。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携书不方便现象得益于发明了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 C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