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原名校2012-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B卷).docVIP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2-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B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2-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B卷)

中原名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历史试卷 命题: 淮阳中学历史组 责任老师: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中学历史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 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 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道,乙—墨,丙一法,丁—儒 B.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C.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D.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2.表现墨家“兼爱”“非攻”思想的巨片《墨攻》在全国上映后引起强烈反响。今天,墨子的思想又重新引起世人关注。墨子坚决反对“攻伐无罪之国”,即所谓“非攻”;但同时他又在《墨子》一书中详细解析了战国时期城防工事的战略布局、守城器械的制造和使用、人员的 配备等。这说明( ) ①墨子反对一切战争  ②墨子不是单纯的和平主义者,他主张战争的正义性  ③墨子主张以积极的军事谋略抵御外来进攻 ④墨子的“非攻”带有虚伪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梁启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中指出:“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 其总因也……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 下列与“思想自由之明效”一致的是( ) ①百家争鸣促进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②百家争鸣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的解放  ③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④百家争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作者认为理学( ) A.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B.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C.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 D.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5.李贽著有《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焚书》的起名是他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 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他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贽通过这些著作( ) A.大力宣扬程朱理学观点 B.对佛家学说提出质疑 C.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 D.大力宣扬道学思想 6.下列剧情有违历史事实的是( ) ①《隋唐英雄传》中杨坚灭北齐建立隋朝时的战争场景炮声雷动 ②《三国演义》中刘备在参加会盟时高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④《台湾1895》中的李鸿章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7.王夫之主张 “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下列观点与之针锋相对的是( ) A.“善与恶对,犹阴与阳对” B.“理在先,气在后” C.“人死血脉竭,何用为鬼” D.“善为国者,藏之于民” 8.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的章回体形式的长篇和短篇小说蓬勃 兴起并得到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 A.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B.白话文开始兴起 C.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D.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9.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10.据统计,清末出国考察游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