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小练习(边塞诗).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小练习(边塞诗)

高二语文诗歌小练习(边塞诗) 1.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题目。(8分)   清平乐·弹琴峡①题壁   清·纳兰性德   泠泠②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注〕 ①《大清一统志·顺天府》载,“弹琴峡,在昌平州西北居庸关内,两山相峙,水流石罅,声若弹琴”。②泠泠:水流声。   (1)这首词描写了怎样的边塞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 _____ ____   (2)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 2.《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这首词围绕题目的“梦”字,上片和下片分别描写了什么情景?? (2)“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几句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试作分析。? 高二语文诗歌小练习(边塞诗)答案及赏析 参考答案: 1. (1)描绘水声泠泠、关塞入云、秋风苍劲、鸿雁低飞的边塞景象。(2分)渲染苍凉肃杀的气氛,烘托作者行旅天涯的悲凉凄苦,为结尾抒情做铺垫。(2分)[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形象。这里的“景象”略同于“意境”,即先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点明意象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及作用,这是该类题目答题的一般套路。所谓“作用”一般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回答。   (2)抒发了知音难觅的苦闷、关塞行役的艰辛、背井离乡的无奈、英雄失路的落寞及对朝代兴衰的感叹。(每点一分,答出四点得满分)[解析] 情感的把握是以真正读懂诗歌为前提的,我们可以根据“谁是知音者”“边愁”“莫教泪洒英雄”等词句解读出词中包孕的情感,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知人论世的方法,通过纳兰性德的生平际遇来揣摩这首词包含的情感。 2. (1)答:上片写梦中所见,表现渴望行军作战,为国收复失地的心情。下片写梦醒所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 答:这句诗内涵十分丰厚。(1)自幼立志报国建功立业;(2)年纪老大而尚未如愿;(3)壮志未酬而雄心不死;(4)现实无望而寄于梦境,而这种种心情都在“有谁知”一语中流露出痛苦的无奈和深沉的激愤。 注释关塞:关,本指长安附近之关口,如函谷关、渔关等;塞,边塞。此处指边关之地。唤取句:辛弃疾《水龙吟》:“情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唤取,唤得、唤着。取,语助词。:冷冷清清的长夜,谁是我的知音人?前朝如梦转眼又到了哪里,一曲边关的离愁着实让我难写.那关塞远远的像是在天边的云层之中,我一个人随着北雁的鸣叫落寞地站在西风中.暂且唤来那青楼女子,别让眼泪淹没了英雄的豪情壮志. ?“弹琴峡”,未详何指。不过此篇为行役塞上之作则是确定无疑的。词中抒发了关塞行役中的“边愁”,并将此愁书于壁上。上片由水声泠泠起兴,慨叹知音难觅、前朝如梦、边愁难写等等,其复杂交织的悲感皆由这鸣琴一样的水声勾起。这是由听觉上引来的愁情落笔。下片仍是前景后情,从视觉、从眼前景上进一步渲染这种愁情,结二句则由辛弃疾词句化出,自然浑成,表达了难以名状的孤独寂寞的情怀。:1.知音难觅的苦闷2.关塞行役的艰辛 3.背井离乡的无奈 4.英雄末路的落寞5.对朝代兴衰的感叹: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