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山东省利津二中2014届高三第七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VIP

(山东)山东省利津二中2014届高三第七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山东省利津二中2014届高三第七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014年利津二中高三文综历史第七次考试 Ⅰ卷 13.下列材料能反映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是 A.《诗经》描述“千耦其耘” B.《汉书·食货志》记载“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疏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 C.白居易《朱陈村》描述“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 D.《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农无田者,受田于人,名为佃户;无力授田者,名为雇工。” 14.“最高命令称上谕:一种是明发上渝,一种是寄信上谕。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巡抚……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了。”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做好政令的保密工作 B.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15.从右边材料可见当时 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B.重农抑商政策不得人心 C.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扰 D.闭关锁国政策受到质疑 16.现代学者马叙伦称道黄宗羲是秦以后二千年间“人格完全,可称无憾者”的少数先觉之一。 “人格完全”所依据的标准应该是 A.中国传统儒家思想 B.西方理性主义启蒙思想 C.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 D.现代中国的主流思潮 17.某同学学完欧洲某次思想解放运动后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泯神性破禁锢理性领风骚;下联:灭王权反专制民主掀骇浪。据所学知识判断,横批应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18.“人类社会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类:集约性技术和延展性技术。所谓集约性技术, 是指那些能提高人类的生产效率、增强对自然资源的汲取和利用能力的技术;而延展性技术则指的是那些能提高人类(特别是国家)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的技术。”下列各项属于美国首创的延展性技术的是 分权制衡思想 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联邦制 责任内阁制 A. B. C. D. 19.辜鸿铭在北大任教时,梳着辫子走进课堂,引起学生发笑。辜平静地说:“你们笑我,无非是因为我的辫子。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呀!”闻听此言,学生一片默然。后促成“同学脑袋里的辫子”逐步被“剪掉”的是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A. B. C. D. 20.“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A. 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 B.促进了俄国社会转型的迅速完成 C. 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 D.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 21.二战后,和平学迅速在世界各地生根开花,有人认为和平分为“消极和平”和 “积极和平”,以下属于“消极和平”的是 A.美苏核军备竞赛 B.热战C.不结盟运动 D.冷战 22.为照顾那些仍未跟上对外政策变化的顽固分子,《纽约时报》的封面用红字印着“红色中国”,但也用小号字提到了人民共和国;封底是赖思顿(《纽约时报》副社长)和周恩来并肩而坐,正在商谈政策。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发生在 A.1949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9年 23.不同时期的中国教科书对美国有不同的解释,反映了中国对美国的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下列哪一项反映的是抗战时期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A.西方列强,积极侵华 B.政治典范,民主楷模 C.战略伙伴,强大盟国 D.霸权主义,超级大国 39.(20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19年,齐宣王即位。他像其父辈那样广招天下贤士而尊宠之,大办稷下学宫。“开第康庄之衢”,修起“高门大屋”,授之“上大夫”之号。勉其著书立说,展开学术争鸣,吸纳他们有关治国的建议和看法。宣王时,稷下的师生数量多达“数百千人”。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五行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曾活跃在稷下舞台上。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汉武帝采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