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针灸推拿教程范本.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章 针灸推拿 第1节 经络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如十二经脉;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 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内经》关于经络的记载说,它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藉以运行气血,营养全身,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相对协调和平衡。 二、经络的组成 经络是由经脉和络脉两大部份组成的。其中“经”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等;“络”包括十五络、浮络、孙络等。 三、十二经脉的命名、走向、交接、分布规律、表里关系、流注次序 1.十二经脉的命名 2.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第二节 腧 穴 学习目标 1、简述腧穴的概念、分类、主治作用及定位方法 2、描述十四经脉腧穴和经外奇穴中的30个常用穴 位的定位和主治 腧穴,又称穴位,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 表的特殊部位,也是针灸施术之处。 腧穴可分为三类: 一是十四经穴(经穴),即分布和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腧穴; 二是经外奇穴(奇穴),即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而对某些病证有特殊治疗作用的腧穴; 三是阿是穴,是指以压痛点或其它反应点作为针灸的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等。 一、腧穴的主治作用 1.近治作用 所有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如睛明位于眼区,主治眼病;中脘位于胃部,主治胃病。 2.远治作用 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和邻近部位的病证,而且还可以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证,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如足三里不仅能治下肢病证,还能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并且具有强壮保健作用。 3.特殊作用 某些腧穴对机体不同状态起双向性的良性调整作用。如针刺天枢既能止泻又可通便。针刺内关穴既能使过快的心率减慢,又能使过慢的心率增快。此外,某些腧穴对某种病证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曲池退热;至阴矫正胎位。 二、腧穴的定位方法 腧穴的位置大多在人体肌肉和骨节的空隙所形成的凹陷处,按压到腧穴处时,患者往往有特殊感应或舒适感。腧穴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疗效。因此,腧穴的定位方法极为重要。常用的定位方法有以下四种: (一)体表标志定位法 1.固定标志 指由骨节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或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脐窝等。如两乳之间取膻中,两眉之间取印堂。 2.活动标志 指关节、肌肉、皮肤随着适当的屈伸运动而出现的标志。如张口耳屏前取听宫,握拳掌后纹头取后溪等。 (二)骨度折量法 以体表骨节为标志,把骨节的长短按比例折算为若干等份,作为定穴的标准。此法适合于任何年龄、任何体形的患者,见表8—4、图8—4。 (四)简便取穴法 此法是临床上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两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端到达处取列缺;两手自然下垂,中指尖端取风市;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取章门等。 三、常用腧穴 手三阴经的常用腧穴 (见图8—6) 尺 泽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咳血; ②咽喉肿痛; ③肘臂挛痛。 少 商 【定位】在手拇指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①发热,咽喉肿痛 ②昏迷、急救穴之一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内 关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 肌腱 之间 【主治】①心悸,心痛,胸痛; ②胃痛 ,呕吐 【操作】直刺0.5~1.0寸 中 冲 【定位】中指尖端中央 【主治】 ①热病,心痛,心烦;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