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市中考物理(版)总汇.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1.(2016?北京)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  ) A.安培 B.伏特 C.焦耳 D.瓦特 考点:电流的单位换算. 专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首先对选项中的单位进行分析,明确各自对应的物理量,然后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 A、安培是电流的主单位.符合题意; B、伏特是电压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 C、焦耳是功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 D、瓦特是电功率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对应单位的掌握,属于识记性知识,难度较小,容易解答. 2.(2016?北京)如图所示的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陶瓷盘 B.不锈钢锅 C.玻璃杯 D.木铲 考点:导体. 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电流和电路. 分析:根据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进行判断. 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 常见的绝缘体包括:塑料、陶瓷、橡胶、空气、玻璃等. 解答:解:A、陶瓷盘是制品陶瓷,是绝缘体.不符合题意. B、不锈钢锅是金属制品,是导体.符合题意. C、玻璃杯是玻璃制品,是绝缘体.不符合题意. D、木铲是木制品,是绝缘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应会水平的区分识别类基础题,本题从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厨房用具入手,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气息浓郁. 3.(2016?北京)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赵州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B.手在墙上形成“手影” 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向上弯折 D.景物在凸面镜中成像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定性思想;图析法;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赵州桥在水中形成“倒影”影,是水面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B、手在墙上形成“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向上弯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D、景物在凸面镜中成像扩大视野,是凸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故选C. 点评: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其中A选项中的赵州桥是我国古代传统桥梁建筑的杰作,即考查了光学知识,又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B选项体现了“玩中学”、“做中学”的理念. 4.(2016?北京)如图所示的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计算器 B.电风扇 C.电暖气 D.电视机 考点: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 专题:应用题;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流作功而消耗电能,产生了热量,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解答:解: A、计算器工作时主要把电能转化为光能与声能,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故A不合题意; B、电风扇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故B不合题意; C、电暖气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故C符合题意; D、电视机工作时注意把电能转化为光能与声能,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主要考查电流的热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只有认真把握它的定义,才能真正区分它们.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的理念. 5.(2016?北京)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机械表保养时上油 B.防滑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 C.旋钮侧面制有条纹 D.轮胎上制有花纹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专题:应用题;控制变量法;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解答:解: A、机械表保养时上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 B、防滑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