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潞城镇民生改善试点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5页)
关于潞城镇民生改善试点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好政策伴着春风而来,全市转型综改试验“1+9”试点建设的加快推进,给陵川县潞城镇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作为全市唯一的“民生改善”试点镇,市委、市政府给予潞城镇发展以很大的期望。潞城镇如何迎机遇而上,科学施策,先行先试,闯出一条民生改善试点建设的新路子呢?
一、潞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潞城镇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农业乡镇,位于陵川县中部,距县城16公里,2001年由原潞城、侯庄两乡合并建镇,总面积144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69个自然村,4527户、1.7万人口。全镇现有耕地3.31万亩,人均不足2亩,林地10.8万亩,其中宜林荒山5.12万亩,2013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646元。
近年来,随着市委、市政府在潞城镇连续几年“造血式”扶贫攻坚的实施,特别是2013年被列入民生改善试点乡镇以来,潞城镇党委政府按照“远抓林果近抓菜,特色种养抓品牌,完善服务抓纽带,一村一品全覆盖”的产业发展思路,认真落实“产业做特、设施健全、民生抓实、社会求稳”的工作要求,深入推进“生态立镇、产业兴镇、开放活镇”三镇战略,综合全镇“土地肥沃、生态良好、区位独特”等多种优势,坚持“户为基础、多元投入、典型带动、总量扩张”的建设原则,全力实施了“5万亩荒山连翘、1万亩优质核桃、1000亩设施蔬菜、30万山养土鸡”四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2013年,全镇累计栽植连翘1720万株、4.3万亩,核桃22.35万株、6500亩,建成春秋蔬菜大棚135栋、日光温室20栋,发展土鸡散养规模示范户6个、存栏土鸡达到61000余只。该镇上郊村在上级帮扶下,发展蔬菜大棚已经小有气候,他们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合作社组织、分户经营”的建设原则和“农户自筹、上级帮扶、集体补助、信贷支持”的筹资方式,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效的有益探索。与此同时,一大批涉及民生的寄宿制小学、幼儿园、卫生院、敬老院、生态园林村建设,供水干线管网改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太阳能路灯安装等重大工程取得新成绩。2013年全镇完成工商税收71万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72亿元,完成招商引资签约资金5600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680万公斤。
纵向看成绩,横向看差距。潞城镇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四大特色产业刚刚起步,大多数群众从中获得的收入微乎其微,要切实巩固扶贫巩坚成果,进一步改善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民生普惠化,如何加快发展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制约民生改善的几个问题
通过走访调查,镇村干部与群众关系密切,经常同群众沟通富民的政策措施,排解各种矛盾纠纷,群众比较认可,能感受到他们强烈的富民强镇欲望,能看到他们舍身下去,兢兢业业抓项目、求发展的行动。同时,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乡镇政府自身的问题:
1、基本运作缺钱。潞城镇是典型的偏远贫困乡镇。在现行的农村政策背景下,乡镇政府无财政,各项税费由县级直接收取,主要任务就是“跑钱”、“跑项目”。“项目”已经成为当地干部的关键词,更成为领导能力的具体指标。“如果乡镇负责人不会搞项目要钱,镇政府就无法运作”,每年年底,负责人就要在如何过这个年上下功夫,连买煤取暖、办公吃饭、加油下乡等,也需要想办法解决,否则大家就只能干坐着。
2、发展职能缺位。作为我国政权层级中最基层的组织,乡镇政府地位尴尬,工作上缺少自主性。县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均可以通过会议、文件形式将政策传递给乡镇政府并要求贯彻执行;而乡镇政府却不能有效运用这种办法,他与“村两委”之间的关系只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乡镇政府突发性、应急性的事务非常多,自身的工作安排经常被打乱。比如,就护林防火来说,就耗费了潞城镇干部绝大部分精力。潞城镇地域大,森林覆盖面广,易发生火情周期长,护林防火任务重,这几年连续几次火情和问责,给当地干部造成了很大的工作阴影。我们到达时,多数干部都在包片区域防火。火情是“年年抓,年年都有新问题”,相比之下,发展到成了其次的任务。
3、抓发展缺人。民生改善试点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命题,需要有思想,有活力,有干劲儿的人才。潞城镇的干部队伍专业构成看,农业型的干部多、经济型的干部少;行政管理型的干部多,技术服务型干部少,对民生改善试点建设真正需要的专业技术、产业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村民自治、文化建设等方面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而且这几年,干部流动大,导致驻地干部较少,基层不够夯实。潞城镇临近陵川县城,仅要十几分钟的车程,基本上大家的家都不在镇里面,群众也反映,干部扎不下根,都在县里面居住,距离远了,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机关就成了空架子。
其次是民生改善试点建设面临的问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