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讲述.ppt

第2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讲述

第21课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名句赏读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赏读:一个有道德的人主要讲的是大义,一个缺道德的小人主要讲的是利。最大的利是使我们活得心情舒畅、问心无愧,而不是富贵。富贵不是人们想求就必然能够得到的,也不是得到之后就永远能拥有的,因此,不必有意地去提倡追求“利”,而应该提倡做好此时此刻该做、能做的事。 (2)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礼记·坊记》 赏读:发现善事称赞别人,出现过失自己承担。这样,百姓对你的怨恨便消失了。 (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赏读:人民不畏惧死亡,为什么用死来吓唬他们呢?这一章讲老子的政治主张。他认为当时统治者施行苛政和酷刑,滥杀百姓,压制民众,其结果是,一旦人民不能忍受了,就不会畏惧死亡。 (4)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礼记·中庸》 赏读:忠(尽己之心)和恕(推己及人)的品德离中庸之道不远,用到自己身上也不愿意的事,就不应该加到别人身上。 文言拾贝 祁黄羊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 “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译文】 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这个地方缺个长官,谁适合担任?”祁黄羊答道:“解狐适合。”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适合,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晋平公(称赞)说:“好!”就任用了解狐。都城中的人(都)称赞(任命解狐)好。过了一些时候,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少个掌管军事的官,谁担任合适?”(祁黄羊)答道:“祁午合适。” 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适合,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晋平公(又称赞)说:“好!”就又任用了祁午。都城中的人(又一致)称赞(任命祁午)好。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话,真好啊!(他)荐举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荐举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开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 【思悟】 去私心,人生之路沼泽少;生贪念,从政之途陷阱多。权力是一柄“双刃剑”,既可以成为给大众谋利益的“公器”,造福人民;也可以成为攫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害人害己。根除私欲,克己奉公,是每一位干部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 词语辨析 辩白·辩护·辩解 “辩白”重在于“白”,说明白事实,一般指在被误会或被指责的情况下进行分辩,使真相大白;“辩护”着重于“护”,用充足的理由为自己或他人申辩;“辩解”着重于“解”,分辩解释,说明见解或言行是正确的或错误的不是那么严重。 例句:1.他要辩白自己无罪。 2.有人责备我没有写到工人运动。我没话为自己辩护。 3.外面的风声自然会逐渐传来,想要辩解,又没有具体的方法。 气势磅礴·气吞山河 都形容“气势宏伟盛大”。异:“气势磅礴”着眼于“气势”,多形容气势雄伟,经常用来形容山、水的雄伟气势,不能用来形容人,前面能够用程度副词修饰;“气吞山河”着眼于气魄,形容气魄宏大,不能用来形容山、河的气势,能够用来形容人,包括人的气概、人的声音等,前面不能用程度副词修饰。 例句:1.走到壶口瀑布边,黄河之水气势磅礴,飞泻而下。 2.这种人,在困难中不是低头叹息,而是奋发图强,壮志凌云,气吞山河。 卡片摘录 一、作者作品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任职期间百姓安居乐业,整个社会达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和谐状态。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二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