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護毕业论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保護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甘肃省部分地区马铃薯晚疫病 菌对甲霜灵抗药性的测定 学 院 草 业 学 院 专 业 植 物 保 护 毕业届别 2010 届 姓 名 李俊杰 指导教师 李惠霞 职 称 副教授 甘肃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二〇一〇年六月 甘肃省部分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抗药性的测定 李俊杰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植物兰州 730070)区域优势产业,1984年又报道了在瑞士发现A2交配型之后, 引起各国植物病理学家的重视[3]。因此, 很多国家的植病学者纷纷在本国展开调查研究。目前,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发现了A2交配型菌株,1996 年我国张志铭等首次报道了内蒙、山西存在A2交配型, 河北、云南、四川等省份也相继发现A2交配型,但尚未见报道福建省是否存在致病疫霉A2交配型[4]。该病原菌主要是以无性繁殖为主,近年来各地区相继报道发现致病疫霉A2交配型,这预示着该病菌可能出现有性繁殖,其侵染能力和存活能力都将增强。 生产上,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主要是以化学防治为主,甲霜灵(Metalaxyl) 是苯基酰胺类杀菌剂,是防治该病的特效药剂, 对卵菌纲真菌有很高的活性, 可有效预防并控制晚疫病的流行, 并可提高薯块的产量和品质[5]。随着A2交配型在世界各地传播,对甲霜灵具有抗性的小种也在晚疫病病原群体中不断出现。1980年夏,首先在荷兰、爱尔兰发现抗甲霜灵的晚疫病菌株,随后在欧洲其它国家、美洲及中东等地区也相继发现了抗性菌株。随着甲霜灵大面积及长时期使用,抗甲霜灵群体不断扩大。据统计,1986-1988年间,英国抗甲霜灵群体由41%上升到60%,1987-1989年间,波兰抗甲霜灵群体由0上升到58.5%。张志铭等(1999)对我国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菌株抗药性试验表明,90年代后期使用过甲霜灵的地区普遍存在抗药性菌株,此后我国河北、内蒙、云南和黑龙江等地陆续报道发现甲霜灵抗药性菌株甲霜灵抗药性菌株5cm ×5cm左右,背面朝上置于经高压灭菌的1.6%~2.0%琼脂培养基上保湿培养, 24小时后,叶片背面长出孢囊梗,在无菌条件的解剖镜下,用灭菌牙签灭或灭过菌的挑针挑小块黑麦培养基,在成层的孢囊梗上刮取孢子囊。接种在黑麦培养基上。18℃黑暗的生化培养箱中3-4天后,重新挑取菌丝接种于新鲜培养基中,并放在16-18℃黑暗的生化培养箱中培养备用。 1.2.3 对甲霜灵抗性测定  致病疫霉对甲霜灵的抗药性: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在黑麦培养基上培养10 d 的菌落沿边缘取直径6mm的菌块,分别移到含甲霜灵0μg/ ml , 5μg/ ml和100μg/ ml 的黑麦培养基平板中央,(其中浓度为 0μg/ ml的作为对照)置于18 ℃培养,10d 后采用垂直十字交叉法测定菌落直径,每浓度处理3皿。根据抗性测定标准[2]。在含药5μg/ ml, 和100μg/ ml 平板上菌落生长量均≥40 % 对照生长量为高抗;含药5μg/ ml, 和100μg/ ml 平板上菌落生长量均≤40 % ,为敏感; 而在含药 5μg/ ml 平板上菌落生长量≥40 %对照生长量≥含药100μg/ ml 的菌落生长量,为中度抗性。 2.结果与分析 2.1致病疫霉的分离培养 采集的病叶和分离到的致病疫霉孢子囊和孢囊梗见图1。分离到的菌株参照中国真菌志(第六卷)[14]进行鉴定。致病疫霉经2008-2009年2个马铃薯生育期的采集和分离培养,从定西分离到17个菌株、天水11个菌株、临洮20个菌株、陇西6个菌株、陇东8个菌株、榆中6个菌株、临夏4个菌株及中川8个菌株,共收集到80个菌株。 2.2致病疫霉对甲霜灵抗药性 测定了80个菌株对甲霜灵的抗性,测定的结果如表1所示。在待测菌株中,敏感菌株为12株,占总数的15% ,中抗性菌株为17 株,占21.25 % ,抗性菌株为51 株,占63.75 %。通过对各地菌株的测定,各地致病疫霉对甲霜灵敏感性、抗性分布并不一致,在所有采集的地区都存在甲霜灵抗药性菌株。其中以天水、临洮和定西等3个市县致病疫霉抗药性菌株比例最高,分别占当地菌株的90.9%、80%和58.5%。而其它地区致病疫霉对甲霜灵抗性菌株的比例均在所收集菌株的1/3以上。由此可见,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用药水平下致病疫霉对甲霜灵抗性发展的速度不同,但对甲霜灵抗药性的问题在甘肃省马铃薯主栽区已经非常普遍。 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