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种群和群落章末检测讲述
第四章 章末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 在一片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养的是山羊,这8群羊是( )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两个种群 D.八个种群
答案:C
解析:绵羊和山羊是不同的物种,因此题干中的山羊和绵羊是两个种群。群落是指草原上全部的生物,不单纯指羊。
2. 欧洲极品海水鱼类——地中海鳎鱼,目前在威海市人工育苗成功。该种鱼个大肉厚,体形修长、优美,肉质具有特殊微妙的甜味,十分适合在我国南北方大面积推广养殖。在威海市水产研究所有8个池塘,其中6个池塘养的是鲫鱼,另外2个池塘养的是地中海鳎鱼。那么,这8个池塘里的鱼是( )
A.一个群落 B.一个物种
C.两个种群 D.八个种群
答案:D
解析:8个池塘里有6个池塘养鲫鱼,2个池塘养地中海鳎鱼,每个池塘中的全部鲫鱼为一个种群,每个池塘中的地中海鳎鱼为一个种群。鲫鱼和地中海鳎鱼不属于同一个物种,8个池塘中的鱼不能构成一个群落。
3.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
A.种群的特征 B.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
C.年龄组成的规律 D.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答案:D
解析:种群特征主要包括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遗传特征等,其数量特征又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的数量特征,即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
4. 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只,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量变化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图中的曲线( )
答案:C
5. 用样方法调查某生物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 )
A.样方的大小 B.随机取样
C.五点取样 D.等距取样
答案:B
解析:无论采用五点取样还是等距取样,都需在随机取样的前提下,其数据才最科学,最有代表性。
6. 下列事件中,符合种群概念的是( )
A.某水库中所有的鱼类
B.蛇岛上所有的蝮蛇
C.鸟岛上所有的鸟类
D.一块水田中所有的动物
答案:B
解析:一个水库中的所有鱼类不是一种鱼而是包括多种鱼;鸟岛上的鸟类有多种类型;一块水田中所有的动物也是多种类群。蛇岛上所有的蝮蛇是一种生物,可构成一个种群。
7. 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越来越小,最直接原因是( )
A.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B.种群内雄性多于雌性
C.种群的死亡率超过出生率或迁出率超过迁入率
D.种群结构太复杂
答案:C
解析:种群密度变小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或迁入率小于迁出率;选项A、B都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种群结构复杂则种群密度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
8. 槐叶萍是一种原产于巴西的水生植物,侵入澳大利亚后,每2.5天数量增加一倍。到1978年,仅在昆士兰湖就有400公顷的湖面被覆盖,重量达5000吨。1980年引进了专食槐叶萍的象鼻虫,4个月后,该地的槐叶萍仅剩1吨。下列就上述事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是用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行生物防治的成功事例
B.槐叶萍和象鼻虫在进入澳大利亚初期,种群数量都会呈现“J”型增长
C.开始时,槐叶萍种群数量爆发的原因是没有天敌
D.可以预期,一定时间后,槐叶萍会在澳大利亚消失
答案:D
解析:在象鼻虫引入初期因食物充足,其数量呈“J”型增长,随着数量的增多,食物越来越少,食物成为象鼻虫数量增长的限制因素,食物短缺造成象鼻虫种内斗争加剧,大批象鼻虫死亡。槐叶萍因象鼻虫减少而逐渐恢复增长,最终二者达到动态平衡。
9. 下列不属于种内斗争的是( )
A.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之间的关系
B.稻田中的水稻过密时表现出的主要关系
C.某些水体鲈鱼的成鱼以本种的幼鱼为食
D.两只雄羚羊为争夺雌羚羊而发生争斗
答案:A
解析:种内斗争是指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藻类和真菌是不同种生物,因此藻类和真菌的关系不属于种内关系,是互利共生。
10. 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答案:B
解析:由曲线可知t0~t2时种群增长率由小变大,达到最大值后又逐渐变小,因而该种群数量增长呈“S”型曲线;t2时种群增长率为0,种群的数量为N,即K值;种群数量为N/2即t1时,捕获该鱼获得的量最大且不影响该鱼类资源的再生,因而此时为捕捞的最佳时期。
11. 海洋捕捞时应在最有利于种群恢复的“S”型增长曲线的( )
A.环境负荷量上
B.环境负荷量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必修一 1.1质点与参考系.pptx VIP
-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项目教程(华为eNSP模拟器版)全册电子课件汇总.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7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新版教材).pptx
- DM.05 ×× U9 ERP项目-项目日报-年月日.docx VIP
- DM.01 ×× U9 ERP项目-项目章程.pptx VIP
- (含六套期末试卷)七年级下册地理精品学案:第2课时复杂的气候.doc VIP
- DM.18 ×× U9 ERP项目-阶段汇报.pptx VIP
- DM.16.01 ××U9 ERP项目培训计划书.docx VIP
- 标准图集-03J601-2 木门窗(部品集成式).pdf VIP
- 2025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