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章 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
遗传(inheritance):
上一代生物将自身的一整套遗传信息传给下一代。
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即遗传型的改变。
变异(variation) :
遗传和变异:生命的最本质特性之一
遗传型(genotype):基因型
表型(表现型)(phenotype):
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因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具有一定遗传型的个体,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通过生长发育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等生物学特征的总和。
表型是由遗传型所决定,但也和环境有关。
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改变只发生在转录翻译水平上的变化,外表的修饰性改变
特点:只与环境有关、暂时性、不可遗传性、表现为全部个体的行为
粘质沙雷氏菌
(Serratia marcescens)
表型饰变(modification):
微生物是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
细胞结构简单,营养体一般为单倍体,方便建立纯系。
易于人工培养,快速、大量生长繁殖。
对环境因素的作用敏感,易于获得各类突变株,操作性强。
第一节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一、三个经典的实验:
经典转化实验
噬菌体感染实验
植物病毒重建实验
F.Griffith,1928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有荚膜S型(有致病性),无荚膜R型(无致病性)
证明: 细胞内存在遗传物质
1、经典转化实验
1944年,Avery精确重复了转化实验,确定了转化因子
实验证明,将R菌转化为S菌的转化因子是DNA
A.D.Hershey,M.Chase, 1952
放射性32PO43- 磷源,放射性35SO42-硫源标记的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 噬菌体感染实验
H.Fraekel-Conrat,1956
烟草花叶病毒( TMV)
霍氏车前花叶病毒(HRV)
证明:核酸(RNA)是遗传物质
3.植物病毒重建实验(RNA作为遗传物质)
二、遗传物质在微生物细胞内存在的部位和方式
(一)遗传物质在7个水平上的形式
1、细胞水平
2、细胞核水平
3、染色体水平
4、核酸水平
5、基因水平
6、密码子水平
7、核苷酸水平
1、细胞水平
真核微生物:细胞核
原核微生物:核区
2、细胞核水平
真核生物:细胞核 核染色体
原核生物 :核 区 DNA链
核基因组
核外遗传物质
3、染色体水平
染色体:由组蛋白与DNA构成多环结构
一般讲细菌只有一条染色体,双链,环状结构,在细菌细胞中盘绕、扭曲、形成许多环(LOOP)。处于超卷绕(Supercoilng)状态
有些细菌有2条染色体:
布鲁氏菌(Brucella sp):大染色体2.1Mb,小染色体1.15Mkb。
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大染色体2.961Mb,小染色体1.073Mb。
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 sp)
布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的染色体是线状的
细菌染色体大小:0.58—13Mb之间;生殖道衣原体0.58Mb,蓝细菌13Mb(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测定)。
单倍体(heploid):一个细胞中只有一套染色体
二倍体(diploid):一个细胞中含有两套功能相同的染色体
真核微生物,多条染色体,例如啤酒酵母有16条染色体。
4、核酸水平
核酸种类:DNA,RNA
核酸结构:双链、单链;环状,线状,超螺旋状
DNA长度:因种而异
基因组(genome):
一个物种的单倍体的所有染色体及其所含的遗传信息的总称。碱基对(base pair,bp),千碱基对(kb)百万或兆碱基对(Mb)
5、基因水平
基因(gene):生物体内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最小功能单位,是一段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连续的DNA序列。
基因大小1000-1500bp
基因名称:hisG、lacZ
编码蛋白质: HisG
抗性基因:strR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金属蛋白酶基因序列
6、密码子水平
Condon: 密码子
7、核苷酸水平
核苷酸是最小突变单位和交换单位:A、G、 T、 C
被选择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的微生物:
1)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模式生物
2)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微生物
3)对阐明生物学基本问题有价值的微生物
Methanococcus jannaschii (詹氏甲烷球菌):古菌
(二)微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
φ174噬菌体基因组:
1977年,Sanger F,Maxam A等发明了快速DNA测序,第一个全长5387bp的φ174噬菌体基因组测序;
流感嗜血杆菌(Heamophilus influenza):
由诺贝尔奖金获得者Smith H O领导的John Hopkins大学小组和Venter J C领导的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