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法制史整理中国法制史整理
中国法制史
一、学科介绍
中国法制史是研究中国法律的起源、各种类型法律制度的发生、特点、作用及其发展演变过程与规律的科学
法学、历史学的交叉学科
法学的基础学科(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
二、学科形成
1、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引入西学视角,但根本上还是传统律学的研究方法
2、梁启超
3、“中国法制史”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日本
4、民国学者于20世纪上半叶完成该学科的奠基工作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中国古代法的产生
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
(一)产生的年代
1、黄帝时代 甲骨文 黄帝治天下,法令明而不暗
2、尧舜时代 皋陶
3、夏王朝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茫茫禹迹,划为九州,经启九道。”
→禹刑
是以禹命名的夏朝奴隶制刑法的总称。规定了五刑,共三千条。
→甘誓
→刑起于兵
(1)来源
最早刑书中禁止性规范来自军令,整齐有则的刑罚方法来自军法。古代学者认为法律起源阶段中,兵刑不分,征讨和法律处罚同属天罚
意义
反映了氏族奴隶制的历史事实,战争讨伐为扩大的刑罚
刑是军事讨伐的继续,军事讨伐是施行刑罚的前提,体现兵刑交互作用
最早刑书来自军律
起于性恶
(三)法的含义
1、法
2、法与刑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刑法不分,刑名不分
3、律
商鞅前,音韵学概念,起整齐划一的作用
4、礼
行为规范准则,区别于法、刑、律
中国古代法律的产生
(二)古代法与礼的关系
1、礼(重要法律渊源)
(1)起源:祭祀
(2)含义
“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礼者,国之干也”
“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
礼就是行为规范
2、礼与法的关系
即礼与刑的关系
“礼之所去(否定),刑之所取(调整),出礼则入刑。”
——《后汉书?陈密传》
3、如何理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原文是“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
指第一句讲的是一般的乘车之礼,上级遇见下级,下级需下车行礼,而庶人未当官食禄,则不必行这套礼数。第二句话指对违反乘车礼之人的惩罚,受刑之后的大夫不能为君王驾车。
(三)法与孝的关系(刑与孝)
1、含义
单方义务性规范
立法很早 夏朝“不孝之罪”
孔子:孝两层含义 养与敬
2、孝与刑
违背孝道,会受惩处
不孝:a.供养有缺 父母控告子女,不需要取证,直接惩处
b.闻父母丧,匿不举丧
(四)法与复仇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友之仇不同国
初期允许复仇,后不许
(五)法与道德
西周始将道德引入法律
夏商时期的法制
夏王朝的法制
1、夏的建立
2、夏的礼制
(三)夏的法制
1、刑法
(1)罪名
昏、墨、贼 “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
(首次制定赎刑)
(2)刑法的原则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在处理两可的疑难案件时,宁可偏宽不依常法,也不能错杀无辜)
眚灾肆赦,怙终贼刑
(过失减免刑罚,故意或惯犯加重处罚)
(3)刑名
墨、劓、剕(髌)、宫、大辟
2、行政法——政典
3、司法制度
(1)司法官——理、士、成
(2)监狱——圜土、夏台、均台
商王朝的法制
商代的立法及法律形式
《左传 昭公元年》:“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1、誓,君王在战争期间发布的军事命令
2、诰,君主或重要大臣发布的命令,以上告下
3、训,君主对臣子的训诫《伊训》
4、令,即命令,法律的重要形式
(二)法律制度
1、刑事法律制度
(1)刑制(刑名从商,后朝的刑名商时都有)
五刑(延续夏)
孥戮(将犯人的妻或子一起杀死)
殄灭(一族人均杀死)
其他酷刑
断手《韩非子》: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
醢、脯、剖心
(2)罪名
三风十愆
官刑惩治的对象,官刑是为了惩治国家官吏
三种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