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球化学讲
绪 论
地球科学以自然物质的组成及其各类运动形式为研究内容。地球化学是地球科学中研究物质成分的主干学科,以元素及其化学运动为研究对象,是地球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地球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利用化学的方法研究地球中元素的含量、分布及化学变化的地质科学
现代地球科学有三门基本学科: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此外,还包括地理学、气象学、水文学、海洋学、土壤学、环境地学等学科。
2.地球化学
1838年瑞士化学家Sch?nbein(申拜因)首次提出了“地球化学”这个名词;1842年预言:“一定要有了地球化学,才能有真正的地质科学。”
地球化学的定义: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其子系统(含部分宇宙体)的化学组成、化学机制和化学演化的科学。
1)从研究对象来看:是地球及其子系统(地壳、地壳及其自然作用体系(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成矿作用、表生作用、生态环境)),目前正在向宇宙天体拓展;
2)从研究形式来看:主要是元素和同位素在自然界的化学运动形式;
3)从研究时间来看:包涵了整个地球、地壳演化和全部地质作用时期;对单个元素和同位素来讲,是研究它们的发生、不断发展及螺旋式演化的全部历史。
为此,地球化学是地质学与化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但本质上是隶属地球科学
,在上占有同一位置,化学行为几乎相同,但原子质量或质量数不同,从而其质谱行为、转变和物理性质(例如在气态下的扩散本领)有所差异。同位素的表示是在该元素符号的左上角注明质量数,例如14,一般用14C而不用C14.百分数表示。人造同位素没有丰度。周期表上所列的原子量实际上是各种同位素按丰度加权的平均值,这是因为各种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往往分布的比较均匀,取平均值计算比较准确。
以原子百分数表示的地壳中某种元素各同位素的相对含量。例如,氧的同位16O、17O、18O的原子百分数即同位素丰度(%)为99.76、0.04和0.20。自然界中氟、钠、铝、……等21种元素都只有一个同位素,因此19F、23Na、27Al、……的同位素丰度为100%。某元素的同位素丰度一般是固定的,可是用非常准确的同位素分析发现,元素的同位素丰度因来源不同而有某些出入,通常有一个暂定的平均值。如10B的丰度为20.316%~19.098%,暂定平均值为20.0%,这种差异对轻元素较为明显。同位素丰度有以下规律:①原子序数在27号以前的元素中,往往有一种同位素的丰度占绝对优势。如14N为99.64%,15N为0.36%。大于27号的元素同位素的丰度趋向平均,如锡的10种天然同位素中112,114,115,116,117,118,119,120,122,124Sn)丰度最大的是120Sn,为32.4%。②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中,往往是偶数中子地质内部的各种原子的结合和存在形式不是任意的、静态的,而是有条件的、变化的。它们受地质作用物理化学状态的控制,是随着地质历史的变动而变化的。A早期处于原生还原环境的黄铜矿独立矿物形式。
B晚期由于、等表生氧化环境最终氧化为可溶的。
C从黄铜矿变为硫酸铜是环境从还原状态转化为氧化状态的指示剂。
3. 元素的迁移和循环
元素的重新组合常伴随元素的空间位移及元素在系统不同部分状态的转化,称为元素的地球化学转移,元素的分布、分配、共生组合和分散、集中等特征,实质上是自然界原子结合、转化及迁移运动的结果和表现。
地质现象:
铜、硫矿体产在花岗闪长斑岩的裂隙带中;矿体上方有一个硅化(矿化)碎裂顶盖;
在地表线剖面进行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其测定结果在矿体上方出现了元素的低含量区。而在花岗闪长斑岩中却出现了高值区。
()铜、硫矿体上方的硬而脆的硅化碎裂顶盖,其中裂隙发育,在地表氧化条件下(H2O、O2、CO2、有机酸.)。裂隙的原生黄铜矿等硫化物氧化分解,最终 CuFeS2氧化(H2O、O2......)→ CuSO4,CuSO4易溶于水,部分往下淋滤,(进入原生带,还原成CuS),部分向两侧不断迁移。Cu元素在表生条件下淋失了,形成现存的低值区。
(2)铜、硫矿体的围岩是花岗闪长斑岩,其浅部由于岩体中长石等矿物风化形成了高岭石等粘土矿物。取粘土矿物分析Cu的含量,高达10-3到10-4。Cu为什么富集在粘土矿物中呢?
原来粘土矿物具阳离子交换反应:粘土—Ca2+ + Cu2+ + SO42-粘土—Cu2+ + Ca2+ + SO42-
固液固液
分析:由于Cu2+主极化能力大于Ca2+,粘土矿物吸附Cu2+的能力大于Ca2+,为此高岭土等粘土矿物吸附了大量铜离子,致使在风化闪长斑岩中形成了Cu的高值区。这是Cu的表生作用地球化学行为所致。弄清楚了引起高值区的地球化学原因后,结合其他证据,我们即可布置钻探工程(即忌将钻探工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