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当代文学史第4讲
第4讲 十七年小说(二):知识分子写作
【本讲要点】 知识分子写作是对五四写作(初期历史化)传统的守护,但在革命传统(充分历史化)排斥、收编与改造的现实压力下,它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新的书写规范。这一过程以1956年知识分子写作的全面“出击”及骤然失败告终。此后,它或者彻底转型为党的写作,或者快速后撤直至彻底转入“地下”。
【1】 概述
●“知识分子写作”,系指以知识分子生活为主要内容、较具知识分子独立精神的写作倾向。
● 自由主义的集体隐失。朱光潜、废名、沈从文、李健吾、“九叶诗派”等大都进入大学与研究机构。
● 革命内部对于异端的排斥与清理: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碧野《我们的力量是无限的》、白刃《战斗到明天》、路翎小说。
【2】 “百花文学”
● 1956年5月,毛泽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背景:苏联“解冻”文学(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
中国“解冻”时期:1957上半年。史称“百花文学”、“干预小说”。
● 代表作品: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宗璞《红豆》等。
以及:《小巷深处》(陆文夫)、《美丽》(丰村)、《改选》(李国文)、《爬在旗杆上的人》(柳溪)、《在悬崖上》(邓友梅)、《内奸》(方之)、《芦花放白的时候》(李准)、《田野落霞》(刘绍棠)等。
● “百花文学”较有计划“挑战”主流意识形态,拥有理论口号:“干预生活”。
该理论承续五四“写真实”传统,亦有苏联“干预生活”口号的启发。揭发时弊、关切社会问题是其重要内容,要求文学向“艺术”回归,向个人情感及其美学回归,要求藉个人价值再次发现细腻、温柔之美学趣味,是其主要艺术特点。
1957年嘎然而止。“文革”后成为“重放的鲜花”。
【3】杨沫与《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1950-1958)是知识分子集体溃败以后一部继续以知识分子人生、情感与命运为内容的长篇小说。由于作者杨沫对严格的马克思历史主义的写作方法的摸索,这部小说尽管一度面临批评的危险,但终得文界权威的热心保护,由之进入“红色经典”的行列。
● 背景:三四年代地下党,杨沫、张中行、杨荫渝。
● 《青春之歌》故事较为单纯,写了一个女人(林道静)与三个男人(余永泽、卢嘉川、江华)的故事,同时又写了一个自然、缺乏先进历史本质的人(初时“白色”的道静)如何“成长”为一个革命者的故事,并通过其中的性别隐喻,象征性展示了现代民族国家在西方与非西方的空间关系中的生成。
● 调节异质分布的方法。
如林道静、江华初次见面之描写。
这段谈话的奥妙所在:江华在给林道静一种启示,启示她用一种新的现代的方法观察社会。方法带来区分,有了区分,革命才能开始。
《青春之歌》单纯,却又复杂。
【4】 “百花”之后的调零
1957年“反右派”运动。
知识分子写作分化。
其一,归化于党,如《青春之歌》,以表现知识分子在党的引领下“成长”的故事为内容;
其二,退至边缘,如60年代的边缘写作,以撤出现实题材进入历史题材为自我保护,如陈翔鹤之《陶渊明写〈挽歌〉》(影射62年“庐山会议”)、《广陵散》,黄秋耘《杜子美还乡》,冯至《白发生黑丝》等隐微之作。
“文革”期间,这类写作进一步退缩,直至转移为“地下”写作,如老作家们的所谓“潜在写作”,如穆旦、曾卓及新起的知青文学群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