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结构MOSFET.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结构MOSFET

收稿日期: 2002-11-11;  定稿日期: 2003-01-16 文章编号: 1004-3365( 2003) 06-0527-04 新结构MOSFET 林 钢, 徐秋霞 (中国科学院 微电子中心, 北京 100029)   摘 要:  和传统平面结构 MOSFET 相比,新结构 MOSFET 具有更好的性能(如改善的沟道效应 ( SCE) ,理想的漏诱生势垒降低效应( DIBL)和亚阈值特性)和更大的驱动电流等。文章主要介绍了 五种典型的新结构 MOSFET, 包括平面双栅 MOSFET、FinFET、三栅 MOSFET、环形栅 MOSFET 和竖直结构 MOSFET。随着MOSFET 向亚50 nm 等比例缩小,这些新结构器件将大有 前途。 关键词: MOSFET ; 平面双栅 MOSFET ; FinFET ; 三栅 MOSFET ; 环形栅 MOSFET; 竖直结 构 MOSFET 中图分类号:  T N432 文献标识码: A   An Overview of MOSFETs with Novel Structures LIN Gang , XU Qiu-x ia ( Micr oel ectr onic s Center , T he Chinese A cademy of Sc iences, B eij ing, 100029, P . R . China)   Abstract:  Compared w ith the t raditional planar MOSFET s, MOSFET s with novel structures have better perfo rmance, such as improved SCE, ideal DIBL and sub-thr eshold slope , as well as higher driving ability . Five types of novel str uct ur ed M OSFET s, including planar double-gat e MOSFET s, F inFET s, tr i-gate MOSFET s, ga te-all-around MOSFET s and vert ical MOSFET s, are descr ibed in the paper . A s MOSFET s are sca ling dow n t o sub-50 nm , these dev ices a re very pr omising. Key words:  M OSFET ; Double-ga te MOSFET ; F in-FET ; T r i-gate M OSFET ; Gate-all-around MOSFET ; Vertical MOSFET EEACC: 2560R   1 引 言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集成电路技术一直遵循着 摩尔定律快速发展。根据 IT RS ( Inter nat ional Technolo gy Roadmap for Sem iconductor ) 2001 年 的预测,按照目前集成电路等比例缩小的趋势, 到 2014年, MOS 器件的特征尺寸将达到 35 nm ,一块 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将超过 1000亿个。 然而,当器件尺寸达到亚 50 nm 时, 已经接近 按比例缩小的极限。此时, 传统的平面结构 MOSFET 将面临很多难题。 1) Lg 50 nm 后, 短沟道效应( SCE )将变得非 常严重,在低的阈值电压下, 既要获得高的驱动电 流,又要维持小的关态漏电流, 这是一个严峻的挑 战。 2)栅氧厚度的限制。当特征尺寸降低到亚 50 nm ,为了减小短沟道效应, 对应的栅氧厚度需要降 低到 0. 6~0. 8 nm ,此时, M OSFET 的直接隧穿电 流会非常大;另外,对于 P + 多晶硅栅 PMOSFET, 由 于栅介质太薄, B穿通现象会非常严重;这些都会影 响器件的正常工作。 3) 结深的限制。为了 减小短沟道效应, M OSFET 的结深要尽可能地小;同时,为了减小串 连电阻, 需要增加 S/ D 区的掺杂浓度。由于掺杂浓 度受到杂质“固溶度”的限制, 当掺杂的浓度达到了 杂质“固溶度”时,串连电阻就很难减小了。 4)多晶硅栅的电阻会随着栅长度变窄而急剧上 升,这对器件来说也是很不利的。 此外,传统的平面结构晶体管还受到加工设备 方面的限制,例如光刻技术和热处理技术等方面的 限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世界各国的研究者提出了 第 33 卷第 6期 2003 年 12月 微 电 子 学 Microelectronics Vol. 33,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