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的伪满题材创作与历史诉求.pdfVIP

村上春树的伪满题材创作与历史诉求.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村上春树的伪满题材创作与历史诉求

历 史 学 村上春树的伪满题材创作与历史诉求* 尚 一 鸥 提 要 | 对于村上春树来说,中国不仅仅是其国家历史的一部分,是其家族经历的一部分,也是其人生理解 的一部分。他的伪满题材创作集中反映了这位日本作家的复杂的中国心态。在他笔下,诺门坎战 役中与战争相关的文学描写,尽管参照了许多伪满时期的原始资料,实际上却是村上春树所虚构 的一种艺术世界。在中蒙边境上,村上春树并没有寻找到他真正应该找到的东西。 关键词 | 村上春树 伪满题材 诺门坎战役 历史诉求 中图分类号 | I313 作者信息 | 女,1978 年生,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130024。 * 本文系东北师范大学校内青年基金项目( 编 号为 10QN004)的阶段性成果。 ① 此书名受到《1984》启发,书中也曾多次提 及《1984》的内容。此外,日文“9”的读音( kyu) 与 “Q”相同。书中主人翁为区分 1984 年某一时期后 的新世界,而将小说所反映的年代设为 1Q84 年。 下同。 ② 《村上春樹全作品 1990 ~ 2000·4·〈ねじ まき鳥クロニクル1·解題〉》,講談社,2003 年,第 561 ~ 562 页。 一 当代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生于 1949 年。 1979 年以处女作《且听风吟》登上文坛,此 后,在 30 年 的 创 作 历 程 中,他 先 后 完 成 了 《寻羊 冒 险 记》(1982 年)、《挪 威 的 森 林》 (1987 年)、《发条鸟年代记》(1994 年)、《海 边的卡夫卡》(2002 年) 和《1Q84》① (2009 年)等主要作品。如今,他已名震日本当代 文坛,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其他国家 也很有影响力。 日本学术界认为,村上春树是以青春小 说家的身份开始自己的文学创作的。他的作 品题材广泛,体裁繁多,语言生动,内涵丰富。 人们对 其 文 体 创 新 众 说 纷 纭,莫 衷 一 是。 1994 年问世的《发条鸟年代记》是村上的重 要作品之一,是他从“青春小说家”转向“国 民作家”的标志。村上文学被提升到“后战 后”的日本精神史的高度,也是以这部作品 为发端的。 从 1991 年初开始,村上在 8 年的时间内 周游了欧美一些国家。除了对欧美文明的总 体了解与感受,这一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生活 触动,对他的艺术思考造成的直接影响尤为 值得瞩目。村上渴望了解历史、理解历史,以 期向世人说明日本。他说:“越是远离日本, 越是不得不接近日本,将自我置于与日本的 同一性中。舍此将无法向他人说明自己,这 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自我矛盾。”②在寻求“说 明日本”的小说途径的意义上,村上走进了 历史岁月的荒漠里。《发条鸟年代记》的问 65 历 史 学 世便透视出这样的关联性。 村上一向惯于都市、青春和恋爱题材的 创作,在《发条鸟年代记》这部作品中却突然 盯上了伪满洲国历史上的一场鲜为人知的战 争,并且以关于诺门坎战役的非正面描写为 主要内容,完成了一部规模宏大的长篇小说。 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的题材转换,原因和相关 背景是多方面的。如果梳理一下,可以看出 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1991 年 1 月 17 日,海 湾 战 争 爆 发。这一天正是村上赴美国驻日使馆领取签 证的日子。关于战争的不祥之感与理性思 考,横亘于村上美国之行的始终。战争同时 也引发了美国人日益高涨的反日情绪,舆论 普遍认为如果没有中东地区的石油供给,日 本的繁荣是不可想象的。美国为了保住这条 经济命脉而流血牺牲,日本却坐享其成。无 论如何,日本只在经济上提供支持的做法,是 让世人难以理解的。这种情绪在该年底的 “珍珠港事件纪念日”达到顶点,普林斯顿大 学原本是一个与暴力无缘的场所,周围的空 气却充满了火药味,让滞留在那里的日本人 根本无法外出,村上一整天只能和妻子待在 家里,这大大地刺痛了他的心:“我出生于战 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毫无关系,可那里的氛 围完全不容许我这样讲话。我深感,作为日 本人或多或少必须承担历史的责任。我想, 如果生活在日本,这样的感受是不会出现的, 至少不会有针扎一般的痛楚。换句话说,在 悼念 50 年前那场历史事件中的亡灵时,我无 法讲出‘和我无关’一类的话。”① 第二,在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里,村上沉 浸在同小说创作相关的历史类图书的阅读 中,并且逐渐找到了相对完整的诺门坎战役 的史料。在小学时代,村上曾不经意地看过 一本画册,上面画着的飞机和坦克是这位少 年从未见过的,注释里写明了那是在诺门坎 战场上使用的兵器,从那时起这个带有异国 韵味的地名便留在了村上的记忆里。当时, 人到中年的村上如获至宝,将这些书籍全部 借阅,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从参战士兵的 回忆到历史学者的考据,他都认真阅读。 “我决意将这场战役作为小说的一个纵 线来写。读书把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