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章吸光光度分析汇编.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第十二章吸光光度分析汇编

第十二章 吸光光度分析法 §12-1 基本原理 §12-1 基本原理 一、光的基本性质 二、光的选择性吸收 三、电磁波谱与分析方法分类 四、吸光分析基本定律 一、光的基本性质 二、光的选择性吸收 1.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当一束光照射到某物质或溶液时,只有照射光中光子的能量与被照射物质粒子(分子或原子)的基态与激发态能量之差相等时的那部分色光才被物质或其溶液吸收,称为光的选择性吸收 KMnO4呈紫红色 (吸收黄绿色光) CuSO4呈蓝绿色(吸收红色光) 2)物质吸收的是溶液颜色的互补色光 三、电磁波谱与分析方法分类 1. 电磁波谱 将电磁波按照其波长的长短或频率的高低排列就得到电磁波谱。 紫外-可见光吸光分析: 红外吸光光谱: 四、吸光分析基本定律 1. 朗伯-比尔定律: 当一束单色光(波长一定)通过一定浓度均一、透明的溶液(非散射)时,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和液层厚度b的乘积成正比。 吸光度A:入射光波长一定时,溶液中的微粒对光的吸收的程度,用光强度的改变表示 I0=It时, A=0,溶液对入射光无吸收 I0It时,A越大,溶液对入射光的吸收越多 2. 吸光系数K与摩尔吸收系数κ 1)吸光系数K: 单位液层厚度 、单位浓度时,溶液对单色光的吸收程度;与吸光物质的性质、入射光的波长和测量时的温度有关。 单位:随液层厚度、浓度的单位不同而不同。 液层厚度为cm,浓度单位为g·L-1时,则 K的单位为:cm-1·g-1·L 2)摩尔吸收系数κ : 浓度的单位为mol·L-1时则吸收系数K为摩尔吸收系数κ 单位:cm-1·mol-1·L 3)摩尔吸收系数κ 的意义 同一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不同,摩尔吸收系数κ 值不同; 摩尔吸收系数κ 越大,表示物质对该波长的单色光的吸收越大,吸收能力越强,颜色越深; 通常常用摩尔吸收系数κ 表示物质的吸光灵敏度。一般认为: κ 104 cm-1·mol-1·L属低灵敏度, κ在104~5×104 cm-1·mol-1·L属中等浓度; κ在6×104~105 cm-1·mol-1·L属高灵敏度。 3. 吸收曲线 1)表明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入射光的吸收能 力。 2)物质对光的吸收 是选择性的,其 吸收波长及吸收 能力是与物质的 组成和结构直接 关联的。 3)物质的种类与曲线的形状一一对应。物质不同曲线形状不同,最大吸收波长不同。浓度不同不影响曲线的形状,只影响曲线的高低。 最大吸收波长(λmax) : 吸收程度最大的光的 波长为最大吸收波长。 符号: λmax 物质不同λmax值不同 4)物质的吸收曲线为 连续曲线。 §12-2 显色反应与测量条件 的选择 一、显色反应条件 二、测量的误差 一、显色反应的条件 1. 显色反应的要求 a.定量进行:显色剂与被测物质的反应要定量进行,生成的有色物质的组成要恒定,与化学式相符 b.选择性好:选择只与被测组分发生反应的显色剂,排除共存物质的干扰。若显色剂也可以与其共存物质发生反应,则显色产物在测量波长处的吸收应很小。 c.灵敏度高:显色产物的λmax的吸光能力要强。κ在104~105 cm-1·mol-1·L较为适宜,有色物质稳定性较高 2. 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 (1)显色剂的用量 (2)溶液的酸度 a.显色剂都是有机弱酸碱,溶液的酸度会影响显色剂的解离度。 b.pH值不同,形成有色配合物不同,颜色不同。 c.pH值大,金属离子发生水解。 (3) 显色时间 作A-t曲线: 二、测量的误差 1. 光度测量的误差读数误差: T为65%~15%之间,A为0.2~0.8时读数误差为1% 2. 偏离吸收定律引起的误差 非单色光的影响: A:入射光的波长范围较窄,此波 长范围内溶液的吸光能力随波长 的变化不大,吸光度与溶液浓度 之间呈线性。 B:吸光度随波长的变化较大时,则偏离线性。 溶液的性质: A:溶液浓度过大 B:对光产生反射、散射或引起光化学反应 C:溶质在溶液中发生解离、缔合、互变异构 3. 仪器误差 a.仪器稳定性 光源不稳定或电路工作状态不稳定均会产生误差。 b.仪器精度 仪器的部件制造不精确。 c.杂散光的影响 由于仪器内部的灰尘和各部件的散射等因素是单色器产生的非测定用波长的光称为杂散光,杂散光进入检测器后会产生额外的信号,并且会使测定偏离吸收定律。 4. 减少误差的方法 a. 入射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