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神经网络的铁路货运量预测研究汇报人学号专业指导老师摘要针对现有铁路货运量预测方法存在较大突变性误差的问题,用以学习记忆波动情况,建立基于神经网络预测铁路货运量模型,并以我国1992~2013年铁路货运量为实例对方法进行检验,并与两种传统预测方法结果进行对比。实例表明,该方法有效减小突变性误差,预测精度较高,神经网络在进行动态系统预测时效果更佳。关键词:铁路货运量;神经网络;预测1.研究背景及意义1.1研究背景货运量预测是铁路运输部门一项重要工作, 因此, 关于铁路货运量预测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但是,铁路货运量受多种因素影响, 且各因素的作用机制通常不能或无法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准确描述。目前, 国内学者已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分形理论、Rough Set 理论、回归分析、支持向量机模型、径向基神经网络、BP 神经网络等方法对铁路货运量进行预测。1.2研究意义铁路货运量预测是根据铁路运输现状的统计数据, 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运输行业发展规划,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规划年度内铁路货物运输量进行推测,具有重要意义:1、作为制定铁路发展规划的依据及运输企业经营决策的前提;2、是合理制定铁路运输发展计划的基础,是评价铁路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依据之一;3、铁路货运量作为货运市场体系中的重要统计指标,为铁路运输占有货运市场份额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预测货运量发展趋势是制定铁路货物运输营销战略的前提和基础,对铁路货运组织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对铁路货运量进行预测研究具有重大意义1.3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局统计年鉴。为检验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以我国1992 ~2013年铁路货运量数据为例,进行拟合和测试。选取铁路货运量影响因素为: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全国钢铁产量、能源生产总量、全国粮食产量、全国铁路货车拥有量、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这7个影响因素分别记为X1、X2、X3、X4、X5、X6、X7,全国铁路货运量记为Y。数据如下表所示。将数据进行随机打乱,以年份为编号,如下图所示,一共22个样本,其中18个学习,4个进行检验。2.构建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结构为:m×n×p选取铁路货运量影响因素为: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全国钢铁产量、能源生产总量、全国粮食产量、全国铁路货车拥有量、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即输入层为个数为7,输出层为全国铁路货运量,个数为1,2.1隐含层节点数的选取选取一个隐含层,隐含层节点数的选取是一门艺术,通过不断试验选定为45,过程如下:学习样本个数18全部样本个数22输入层元素7输出层元素1学习速率参数1.5平滑因子参数0.7训练控制误差0.01分级迭代级数16数据转换区间=0.2—0.8采用控制变量法,其他参数也都默认不变,隐含层节点数分别取5,10,20,25,30,35,40,45、50、55、60、65发现n取45时各项误差都最小,如下表所示:隐含层节点数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学习误差4540.5384533.3354467.7424845.3074148.6673868.9493888.9344014.1863631.864472.8624611.6174384.6014095.468检验误差5028.9796831.2395931.4265132.1461768.2062085.6033560.0262503.8192198.9651537.6711487.5242216.6772475.764全部误差4633.1775029.8364767.4094898.7093827.6033610.8223831.2333784.6753416.3324098.644219.3124077.0963851.971为了避免n=45附近有更佳的隐含层节点数,所以取41—49之间的隐含层节点数分别计算,通过比较得出隐含层节点数n为45时,各项误差最小,计算结果如下表迭代次数35414243444546474849学习误差3888.9343965.1424277.4133765.0463981.4443631.864025.2623776.1434540.2684355.207检验误差3560.0262719.2342379.8322481.1011400.152198.9651855.6062481.1014540.2682397.773全部误差3831.2333769.3693999.9273566.1533650.5033416.3323725.9673575.744252.1174069.9462.2训练控制误差和分级迭代级数的确定刚开始也是采用控制其他参数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参数的方法,控制误差为0.01,迭代级数为16,是最佳的组合,后来试验两个参数进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