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YST40—201×1YST515—201×前言本标准代替YST515-2006《钨.doc

YST40—201×1YST515—201×前言本标准代替YST515-2006《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YST40—201×1YST515—201×前言本标准代替YST515-2006《钨

前 言 本标准代替YS/T 515-2006《钨丝下垂试验方法》(原GB/T 4105-1983)。 本标准与YS/T 515-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改变了试验原理和试验方法; ——修改了适用范围; ——增加了试验报告。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厦门虹鹭钨钼工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福生、张衍诚、张国钦、蔡贵民、林丽蓉、朱炳灿、蒋香草。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4105-1983、YS/T 515-2006。 钨丝下垂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钨丝的下垂试验方法及试验报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Φ0.39mm及Φ1.00mm掺杂钨丝的下垂性能测试。 2 方法原理 悬臂状态的钨丝,发生二次再结晶后,在高温及自重的作用下,由于晶界滑移产生下垂。下垂的程度同钨丝质量相关。据此来判断钨丝的高温使用性能。 3 试剂和材料 3.1 氢氧化钠溶液(100g/L)。 3.2 氢气,露点低于-45℃。 4 试验设备 4.1 钨丝V型高温试验机,示意图见图1。 4.1.1 钟罩 钟罩是一个密封装置,可上下运动。测试前后,可将其吊起,便于试样、砝码的装卸等操作;测试时,其往下降,与橡胶垫接触,将测试装置盖住。氢气从钟罩顶部流入,经挡板改变流向,填充钟罩,从底部排气孔流出,从而保护钨丝不氧化、污染。钟罩需安装透明耐热观察窗,用于观测试样。 4.1.2 加热装置 加热装置由带可控硅或PLC调压器的稳压供电系统、导电杆(冷却水管)及直接通电加热试样的电极夹头组成。要求功率足够大,可使试样加热到所需的温度。 4.1.3 夹持装置 夹持装置由两个电极夹头组成,要求具有很好的紧固定位、限位作用,两个夹头具有较好的同轴度,可同步沿水平轴线旋转90°,保证试样可在水平及垂直状态下加热。电极夹头由钼或者铜制成。 4.1.4 氢气供给系统 包括输送管道、阀门及流量计。要求氢气的压力、流量可保持稳定。 4.1.5 冷却系统 包括冷却水管、阀门、水冷散热器及流量计,用于对夹头的冷却及测试时钟罩内环境的散热。 4.1.6 配重系统 包括圆柱体砝码及固定在其一端面中心的挂钩。根据所测钨丝规格的不同,配重系统的重量见表1。要求挂钩用钨丝材料制备,能够承受在测试的高温条件下挂砝码不严重变形,不断裂。 表1 不同直径试样配重要求 试样直径/mm 砝码+挂钩重量/g 0.39 150±5 1.00 500±5 4.2 测高仪 测高仪用来测量下垂前后试样高度的偏差。要求具有足够的量程及0.02mm的读数精度。 4.3 电流表 采用0.5级精度的电流表,用于测量和控制试验电流。 4.4 秒表或计时器 用来测量和控制时间。 5 试样 5.1 取样 试样的取样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根据试样规格,截取230mm(Φ0.39)或250mm(Φ1.00)长的钨丝。 5.2 成形 将钨丝用手矫直,绕着直径约为样品直径两倍的弧面弯成对称的“V”形。钨丝端部及拐角无开裂,“V”形两臂在同一平面。 5.3 清洗 将“V”形试样放在氢氧化钠溶液中(3.1)煮沸后保持5min左右,取出用水清洗,烘干。应去除干净钨丝表面的石墨乳,使钨丝表面光亮。 图1 钨丝V型高温试验机示意图 图1 钨丝V型高温试验机示意图 6 试验步骤 6.1 装夹试样 将钟罩升起,用工具将试样两端固定在电极夹头上。要求试样与夹头接触紧密,但不导致试样开裂;固定方式及装夹尺寸见图2。 W=12mm,h=15mm,L=100mm(Φ0.39)或110mm(Φ1.00) 图2 试样装夹示意图 6.2 通电加热前准备 将钟罩落下,打开氢气(3.2)阀门,用流量计调节氢气流量(800L/h),并保持足够的时间,确保钟罩内的气氛是安全的。打开冷却水阀门,用流量计调节冷却水到适量。 6.3 熔断电流(FC)测试 开启加热电源,从零开始,以1安培/秒的速率增大电流,直至钨丝熔断,记录该电流值,即为试样钨丝的熔断电流。 注:当电流表指针指示到某一刻度时突然归零,此刻度对应的数值即为熔断电流。 6.4 卸载试样 关闭加热电源,关闭氢气阀门。将钟罩升起,用工具卸下试样。 6.5 下垂测试 6.5.1 先“装夹试样”,根据表1选择并挂上砝码,完成“通电加热前准备”,开启加热电源,从零开始,以1安培/秒的速率增大电流至熔断电流的65%,用秒表计时保持电流1分钟,而后降温将电流调到零位。 6.5.2 卸下砝码,将两夹头沿水平轴旋转90°,使试样成水平状态,“V”形试样两臂组成一个水平面。用测高仪测量并记录V形尖端的高度,记为h1(mm)。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