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光纤通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电缆情缘网.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纤通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电缆情缘网

光纤通信技术 信息系通信教研室 刁少岚 课程简介 通信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全面地讲解了光纤通信技术方面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应用系统。 基本内容: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光纤的导光原理及其特性分析、常用的光纤通信器件介绍、光纤通信系统概述、光同步网和波分复用技术介绍等,最后对各种实用的光网络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光纤通信技术方面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实用系统,为实践中应用光纤通信技术实现计算机网络通信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课程简介 学时:30课时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电磁场、通信原理 教材:顾生华,光纤通信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考试:期末闭卷考试(80%)+平时成绩(20%) 第一章 概论 1.1 光纤通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1.2 光纤通信的特点和应用 1.3 光纤通信系用的基本组成 1.4 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 1.1 光纤通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什么是通信(communication) ? “通”传送,“信”信息;信息的传送 基本组成:发送、传输、接收 通信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就是彼此之间传递信息。现代的通信一般是指电信(telecommunication)。 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对电信的定义是借助诸如电话系统、无线电系统或电视系统这样的设备,在相隔一定距离的条件下进行的信息交换。 1.1 光纤通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电通信(electrical communication) 广义的电通信指的是一切运用电波作为载体而传送信息的所有通信方式的总称,而不管传输所使用的介质是什么。 电通信又可分为有线电通信和无线电通信。 光通信(optical communication) 广义的光通信指的是一切运用光波作为载体而传送信息的所有通信方式的总称,而不管传输所使用的介质是什么。 光通信也可以分为利用大气进行通信的无线光通信和利用石英光纤或塑料光纤进行通信的有线光通信。 1.1 光纤通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人们通常把应用石英光纤的有线光通信简称为光纤通信(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 定义:利用光纤来传输携带信息的光波以达到通信之目的。 光纤通信器件的发展过程 1.1 光纤通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由于光纤和半导体激光器的技术进步,使 1970 年成为光纤通信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 光纤通信追求目标: 大容量、长距离 技术发展:短波长-长波长、多模光纤-单模光纤、多模激光器-单模激光器 通信系统容量:比特率-距离积BL,B 比特率, L 中继距离 每秒钟传输的比特数目。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 工作波长 光纤 激光器 比特率B 中继距离L 第一代70年代 850nm 多模 多模 10~100Mb/s 10Km 第二代80年代初 1300nm 多模 单模 多模 100Mb/s 1.7Gb/s 20Km 50Km 第三代80年代中~90年代初 1550nm 单模 单模 2.5Gb/s~10Gb/s 100Km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续) 工作波长 光纤 激光器 比特率B 中继距离L 第四代90年代 1550nm 单模 单模 2.5Gb/s10Gb/s 21000Km(环路) 1500Km 光放大系统 第五代 1550nm 单模 单模 波分复用WDM 单路速率:40,160,640Gb/s 信道数:8,16,64,128,1022 超长传输距离:27000Km(Loop) 6380(Line) 目前研究内容 超大容量的WDM光纤通信系统;全光分组交换;光时分复用;超长距离的光孤子通信;新型的光器件 光纤通信技术的三次飞跃(1) 20世纪60年代。1962年第一只半导体激光器诞生,随后半导体光检测器也研究成功。特别是1966年英籍华人科学家高锟与Hockham提出用玻璃可以制成衰减为20dB/km的通信光导纤维,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首先制出了20dB/km的光纤,这标志着光纤通信系统的实际研究条件得以具备。 20世纪70年代。1970年发明了LD的双异质结构,使得光源与光检测器的寿命都达到了10万小时的实用化水平。1979年发现了光纤1310nm和1550nm新的低损耗窗口,紧接着单模光纤问世。光纤的衰减系数一下降到0.5dB/km。这使得光纤通信迈进了实用化阶段,从80年代初开始光纤通信便大步地迈向了市场。 光纤通信技术的三次飞跃(2) 20世纪90年代初。1989年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研制成功是光纤通信新一轮突破的开始。EDFA的应用不仅解决了光纤传输衰减的补偿问题,而且为一批光网络器件的应用创造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