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FZT-织小变形剪切性能的测定-送审稿
ICS?59.080.30
W04
?????
FZ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 XXXXX—XXXX
?????
织物小变形剪切性能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fabric shear property at low levels of deformation?????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送审稿)
?????
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SAC/TC209/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织物小变形剪切性能的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试织物在小变形下剪切性能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各类织物。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529 纺织品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应于本标准
3.1
剪切角 shear angle
剪切过程中试样短边与初始位置的夹角。
3.2
剪切刚度 shear rigidity
试样在小变形范围内剪切应力变化与相应的剪切角变化之比,在数值上等于剪切曲线上规定剪切角范围内最接近直线部分的斜率。
3.3
剪切滞后距 shear hysteresis
试样发生剪切变形时,在剪切和回复至规定剪切角时剪切应力之差。
4 原理
夹持试样两端,使夹持器沿夹持面平行移动(见下图1)对试样进行剪切,当剪切角从零增加至规定角度时,夹持器以相同速度返回至初始位置后继续朝反方向移动;当剪切角从零增加至反方向规定角度时,夹持器以相同速度返回至初始位置完成一个循环,得到试样剪切应力-剪切角关系曲线图,由此计算试样的剪切刚度和剪切滞后距。剪切刚度越大织物抵抗变形能力越好,剪切滞后距越小,回复能力越好。
图1 试样剪切示意图
5 仪器
5.1 剪切试验仪应符合以下要求:
具有指示或记录加于试样上的拉力以及伸长的装置。在仪器满量程的任意点,指示或记录拉力的误差不超过±1%,指示或记录夹钳间距的误差不超过±1?mm。
注:等速伸长试验仪(CRE)也可以使用。
5.2 夹持器
夹持器应满足以下条件:
—夹持器能沿夹持线的平行方向移动;
—夹钳的中心点应处于拉力轴线上,钳口线应与拉力方向垂直,夹持面应在同一平面上;
—夹钳宽度应足够夹持整个试样的宽度,且在试验过程中应保证试样不滑移或破损;
6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预调湿、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按GB/T 6529规定执行。
7 试样
剪取试样3块,试样距布边或制品缝制边缘至少150?mm,试样尺寸为200?mm×200?mm,试样测试方向应平行于经纬向或纵横向。
8 试验程序
8.1 设定最大剪切角8°,夹持器移动速度25?mm/min,隔距长度50?mm。
8.2 夹持试样,使试样处于自然平整状态。
8.3 启动仪器,对试样进行剪切,当剪切角Φ从0°增加至8°时,夹持器以相同速度返回至初始位置后继续向反方向移动,当剪切角Φ从0°增加至-8°时,夹持器以相同速度返回至初始位置,整个循环结束,记录试样在-5°,-0.5°,0.5°,5°时剪切滞后距a,b,c,d,以及在0.5°~5°和-5°~-0.5°范围内,剪切应力-剪切角关系曲线上最接近直线部分的斜率。必要时记录试样剪切应力-剪切角关系曲线图(见图2)。
说明:
Fs ——剪切应力,单位为厘牛每厘米(cN/cm);
Φ ——剪切角,单位是度(°);
a,b,c,d——分别为-5°,-0.5°,0.5°,5°时剪切滞后距,单位厘牛每厘米(cN/cm);
Gf ,Gb——分别为剪切角在0.5°~5°和-5°~-0.5°范围内,剪切应力-剪切角关系曲线上最接近直线部分的斜率。
图2 剪切应力-剪切角关系曲线图
8.4 更换另一试样,重复8.2~8.3的操作,直至测试完所有试样。
9 结果计算和表示
9.1 按公式(1)计算每块试样的剪切刚度G:
……………………………………………………(1)
式中:
G —试样剪切刚度,单位为厘牛每厘米每度[(cN/cm)/°];
9.2 按公式(2)计算每块试样在剪切角为-0.5°和0.5°时剪切滞后距的平均值2HG:
……………………………………………………(2)
9.3 按公式(3)计算每块试样在剪切角为-5°和5°时剪切滞后距的平均值2HG5:
…………………………………………………(3)
9.4 分别计算经纬向或纵横向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证据学全套课件.pptx VIP
- GB 50650-2011(2022年版)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docx VIP
- 新时期山西省总规改革的探索与实践.pdf VIP
-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西川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分班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残疾儿童康复评估报告2025.docx
- 03D201-4 10kV及以下变压器室布置及变配电所常用设备构件安装.pdf VIP
- 新常态下高校工程审计范围及审计依据风险和解决措施.pdf VIP
- HJ 1093-2020 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最新解读.pdf VIP
- 探索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pdf VIP
- 智能温控调速电风扇毕业设计答辩╱格式.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