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灭菌空气灭菌分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养基灭菌 空气除菌 姚璐晔 第一节 培养基灭菌 灭菌的概念 灭菌的方法 湿热灭菌的原理 分批灭菌 连续灭菌 微生物的热死动力学 灭菌的概念 灭菌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或除去环境中所有微生物,包括营养细胞、细菌芽孢和孢子。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料、容器、器具内外的病原微生物。一般只能杀死营养细胞而不能杀死细菌芽孢。 例如,巴氏消毒法,是将物料加热至60℃维持30min,以杀死不耐高温的微生物营养细胞。 消毒不一定能达到灭菌要求,而灭菌则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高温瞬间巴氏消毒法的操作流程图 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灭菌的概念 消毒(disinfection)与灭菌(sterilization) 的区别? 杀灭所有微生物 杀灭病源微生物 灭菌的概念 防腐就是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防止食品等发生霉腐的措施。 (1)低温 (4)高渗 (2)缺氧 (5)高酸度 (3)干燥 (6)防腐剂 防腐(antisepsis) 灭菌的方法 化学药物灭菌 射线灭菌 空气的过滤除菌 加热灭菌 化学灭菌法 甲醛、乙醇或新洁尔灭、高锰酸钾等 适用范围:环境、皮肤及器械的表面消毒 类别 作用机制 常用种类 酚类 蛋白变性,细胞膜损伤 石炭酸 醇类 蛋白变性 乙醇 氧化剂 氧化、蛋白沉淀 高锰酸钾、过氧乙酸、碘酒 重金属盐 氧化、蛋白酶变性 红汞、硫柳汞 表面活性剂 蛋白变性,细胞膜损伤 新洁尔灭 染料 干扰氧化、抑制繁殖 龙胆紫 酸碱类 破坏膜、壁,蛋白凝固 醋酸、生石灰 烷化剂 蛋白质、核酸烷基化 环氧乙烷 射线灭菌 电磁波、紫外线或放射性物质 适用范围:无菌室、接种箱 微波辐射灭菌 紫外线 波长200-300nm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作用于DNA,使一条DNA链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 啶共价结合形成二聚体,导致细菌变异和死亡。 电离辐射 高速电子、X射线、γ射线 微波 波长1mm~1m 过滤除菌法 利用过滤方法阻留微生物 适用范围:制备无菌空气 加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 (高压蒸汽) 利用饱和蒸汽灭菌,条件:121℃,30min 适用范围:生产设备及培养基灭菌 干热灭菌法 常用烘箱,灭菌条件:160℃下保温1h 适用范围:金属或玻璃器皿 火焰灭菌法 火焰 适用范围:接种针、玻璃棒、三角瓶口 关于灭菌和消毒的不正确的理解是( ) 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 胞、芽孢和孢子 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相同的 C.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 D.常用灭菌的方法有加热法、过滤法、紫外 线法、化学药品法 谷氨酸棒状杆菌的培养液常采用的灭菌方法是( ) A.高压蒸汽灭菌 B.高温灭菌 C.加入抗生素灭菌 D.酒精灭菌 湿热灭菌 湿热灭菌原理:蒸汽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在冷凝时会放出大量的冷凝热,很容易使蛋白质凝固而杀死各种微生物。 灭菌条件: 121℃,30min 灭菌不利方面:同时会破坏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甚至产生不利于菌体生长的物质。 分批灭菌(间歇灭菌)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同时放在发酵罐或其他装置中,通入蒸汽将培养基和所用设备一起进行加热灭菌的过程,也称实罐灭菌。 过程包括: 升温、保温和冷却三阶段。 各阶段对灭菌的贡献: 20%、75%、5%。 连续灭菌 将培养基在发酵罐外通过连续灭菌装置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而进行灭菌。 问题 连续灭菌的基本设备有哪些 ? 连续灭菌 (1)配料预热罐,将配制好的料液预热到60?70 ℃ ,以免连续灭菌时由于料液与蒸汽温度相差过大而产生水汽撞击声; (2)加热塔(连消塔),用高温蒸汽使料液温度很快升高到灭菌温度(126?132 ℃ ); 连续灭菌 (3)维持罐,使料液在灭菌温度下保持5?7min。因为:连消塔加热的时间很短,光靠这段时间的灭菌是不够的; (4)冷却管,使料液冷却到40?50℃后(冷水喷淋) ,输送到预先灭菌过的罐内。 连续灭菌 连续灭菌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虚线) 间歇灭菌与连续灭菌的比较 优 点 缺 点 连续 灭菌 1.高温短时灭菌,培养基 营养成分损失少。 2.发酵罐占用时间缩短, 利用率高。? 1.设备复杂,操作麻烦, 染菌机会多。 2.不适合含大量固体物 料的灭菌。 间歇 灭菌 1.设备要求低,不需另外 加热、冷却装置。 2.操作要求低,适合小批 量生产规模 3.适合含大量固体物料的 灭菌 1.培养基的营养物质损 失大,灭菌后培养基 质量下降 2.发酵罐的利用率较低 3.不适合大规模生产的 灭菌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