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东台市2010-2011届高二上学期期未考试地理试题
2010—2011学年度东台市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200mm年降水量线为界
B.区域都是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则综合了地形、气温两大要素
C.西气东输工程体现了区域的开放性
D.三大自然区的划分是为了找出区域的相似性,因地制宜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2.关于三大自然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饭稻羹渔…”,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据此回答3~4题。
3.秦汉时期属于长江中下游区域发展的 ( )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
4.秦汉时期长江中下游的人地关系是 ( )
A.基本协调 B.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 C.环境污染严重 D.生态破坏
5.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区域都以自然的山脉和河流为界 B.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而区域之间的差异不大
C.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D.区域内部的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6.“钢都”匹兹堡兴起的优势自然区位条件是 ( )
A.丰富的水能资源 B.便利的水陆交通运输 C.丰富的煤炭资源 D.优美的环境条件
7.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匹兹堡落户,其主要原因是 ( )
①环境污染严重 ②劳动力素质太低 ③地价上涨 ④公共设施不齐全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密切联系构成一个整体。长江流域面积大、人口多,合理开发长江流域对全国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图1是“长江流域图”。读图完成8-10题。
8.长江成为“黄金水道”的自然条件是 ( )
A.水能资源丰富 B.经济发达
C.通航里程长,航运条件好 D.人口密集
9.三峡工程位于 (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0.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 ( )
A.灌溉 B.防洪 C.提高航运能力 D.开发水能
继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中央又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据此回答11—12题。
11.“中部崛起”是针对“中部塌陷”而提出的,“中部塌陷”主要是指 ( )
A.中部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
B.中部出现产业向西转移,人口向东部迁移的现象
C.中部矿产资源开发规模过大,出现了地面塌陷
D.中部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都已落后于东部和西部
12.导致“中部塌陷”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部地区自然资源贫乏 B.中部地区人口数量太多
C.中部地区交通运输落后 D.国家多年来实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读图2,回答13~15题。
图2
13.新疆境内油气资源的前景最为可观的地区是 (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吐鲁番盆地 D.哈密盆地
14.该工程连接的我国重要工业基地是 ( )
A.辽中南 B.京津唐 C.沪宁杭 D.珠江三角洲
15.西气东输工程对于用气地区的环境意义在于 ( )
A.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区位优势 B.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
C.改善大气环境 D.增加就业岗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韩国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我国。据此完成16-17题。
16.这种产业转移 ( )
A.是第三产业的转移 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转移
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 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
17.日本、韩国的企业迁入我国的主要原因是 ( )
A.日本污染严重 B.我国工资水平较低
C.我国服务业发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9建筑工程)土力学和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 (2.5.4)李焕英语必修2第五单元第四课时文档.doc
- (11.2号)2011会计基础试题和答案.doc
- (1、2、3章)数据库应用和设计教材习题答案.doc
- (16—A)电子商务师助理理论模拟题.doc
- (2.5.2)李焕英语必修2第五单元第二课时文档.doc
- (2.5.5)李焕英语必修2第五单元第五课时文档.doc
- (2011年度广东高考题)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doc
-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三校2014-2015届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学分认定(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含解析.doc
- 张家口市2015-2016学届第二学期期末统考高一地理试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