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的溶液讲述
容量瓶的使用
1. 构造:细颈、平底玻璃瓶,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
2. 特点:①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和容积②容量瓶上有刻线而无
刻度
3. 使用范围:用来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
4. 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②溶解或稀释的操作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
③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
配制500mL0.1mol/LNa2CO3溶液。
计算需要称量的碳酸钠的质量:
2. 称量
注意事项:
(1)使用前要调零
(2)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称量纸
(3)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4)用镊子夹取砝码应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
(5)称量完毕应将砝码放回盒中,游码归零
思考:NaOH能否直接放在称量纸上称量?为什么?应如何
操作?
3. 溶解
注意事项:
应在烧杯中溶解,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因为在容量瓶上标有
温度和体积,这说明容量瓶的体积受温度影响。而物质的溶解
往往伴随着一定的热效应,如果用容量瓶进行此项操作,会因
热胀冷缩使它的体积不准确,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容量瓶炸裂。
提问:除了烧杯外还需要哪些仪器?使用中应注意什么?
还需要玻璃棒。搅拌时沿着一定的方向,玻璃
棒不要碰烧杯底和烧杯壁,不要把玻璃棒放在
实验台上,以免弄脏。
思考:若量取的是浓硫酸需要稀释,应如何操
作才是正确的?
4. 转移
注意事项:
由于容量瓶瓶颈较细,为避免液体洒在外面,应用玻璃棒引流。
提问:
将烧杯中的碳酸钠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此
时溶质是否完全被转移到容量瓶中?应如何
处理?
还有残留在烧杯壁和玻璃棒上的碳酸钠未被
转移。因此要用蒸馏水洗涤用过的烧杯和玻
璃棒。
5. 洗涤
注意事项: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2~3次,洗涤液要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思考:
如果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要洗涤吗?
如果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不必洗涤。因为这是量筒的
“自然残留液”,若洗涤后转移到容量瓶中会导致所配溶液浓
度偏高。但是使用量筒时应注意选择的量筒与量取液体的体
积相匹配。
6.定容
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在距离刻度2~3cm时,改用胶头滴管
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思考:
若定容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线,怎么办?能用胶头滴管把
多余的液体取出吗?
必须重新配制
7. 摇匀
将容量瓶盖好塞子,如图示,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得
溶液混合均匀。
思考:
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线,能否补充水?
不能。因为是部分溶液在润湿容量瓶瓶口磨砂处
有所损失所致。
8. 装瓶贴签
容量瓶中不能存放溶液,因此要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
中,贴好标签,注明溶液的名称和浓度。
课堂练习
用98%的浓硫酸(=1.84g/cm3) 配制250mL10mol/L的稀
硫酸。用量筒量取_____mL浓硫酸,把_______缓缓注入到
__________中,并用__________不断搅拌,待溶液_______
后,将溶液沿着玻璃棒移入_________中,用少量蒸馏水洗
涤_________和_______2~3次,将洗涤液移入_____中,向
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刻度线___________时,改用______
小心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于刻度线相切,最后盖好瓶塞______
___,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_________中并贴好标签。
135,浓硫酸,水,玻璃棒,冷却至室温。容量瓶,烧杯
玻璃棒。容量瓶,1—2厘米,胶头滴管,摇匀,试剂瓶
2.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对
所配得溶液无影响的是(写序号) ;会使所配溶
液的浓度偏大的是 ;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的
是 。
(1)在烧杯中溶解溶质,搅拌时不慎溅出少量溶液;
(2)未将洗涤烧杯内壁的溶液转移入容量瓶;
(3)容量瓶中所配的溶液液面未到刻度线便停止加水;
(4)将配得的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干燥、洁净的试剂
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5)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之前,容量瓶中有少量
蒸馏水;
(6)将容量瓶中液面将达到刻度线时,俯视刻度线和液面。
答:(4)(5); (3)(6); (1)(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