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第 36 卷第 6 期 福 建 水 产 Vol. 36 No. 6
2014 年 12 月 Journal of Fujian Fisheries Dec. 2014
收稿日期: 2014 - 10 - 28
基金项目: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项目“斜带石斑鱼苗种期病害防治技术研究”[闽海渔科 ( 2007) 004].
作者简介: 林克冰 ( 1964 - ) ,女,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生物病害防控技术研究. E - mail: kebingl@
sina. com
文章编号: 1006 - 5601( 2014) 06 - 0419 - 09 DOI: 10. 14012 / j. cnki. fjsc. 2014. 06. 001
一株斜带石斑鱼 ( Epinephelus coioides)
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林克冰,吴建绍,黄兆斌,葛 辉,朱志煌,孙敏秋
(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厦门 361013)
摘要: 2011 年 7 月,福建省晋江某养殖场养殖的斜带石斑鱼 ( Epinephelus coioides) 发病,
病鱼体重 3 ~ 10 g,症状为鱼体色变深,拒食,离群缓慢游动,背鳍下方局部鳞片脱落、表
皮溃烂,肝脏点状发红。2011 年 7 月从濒死病鱼肝脏、肾脏中分离到 2 株细菌,分别命名
为 201107 - I 与 201107 - II,经生理、生化指标和 16S rRNA 基因鉴定,这两株均为哈维氏
弧菌 ( Vibrio harveyi ) 。毒性实验发现这两株菌都能引起斜带石斑鱼表皮溃 烂 症,其 中
201107 - II 毒性较强,被用于后续感染实验。通过肌肉注射、腹腔注射与创伤浸浴 3 种方式
进行回归感染实验,得到 3 种方式对石斑鱼的半致死量 LD
50
分别为 4. 3 × 104、2. 9 × 105 和
5. 4 × 10
6
cfu /g 鱼体重。从人工感染的石斑鱼肾脏中再次分离到该菌,经生理、生化指标和
16S rRNA 基因鉴定,为同株菌。药敏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红霉素、大观霉素、氯霉素
等 16 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呋喃唑酮、克拉霉素、环丙沙星等 9 种抗生素中度敏感,对苯
唑西林、青霉素 G、万古霉素等 13 种抗生素不敏感。本研究对石斑鱼病害防治与健康养殖
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哈维弧菌; 细菌鉴定; 药敏
中图分类号: S943 文献标识码: A
斜带石斑鱼 ( Epinephelus coioides ) 是福建
省海水养殖的重要经济种类。近年来,随着养殖
规模的扩大,在幼苗培育和成体养殖阶段,爆发
性死亡现象常有发生。细菌病是危害石斑鱼健康
养殖的常见病之一,特别是弧菌属种类 ( Vibri-
o) ,常造成养殖石斑鱼的大量死亡,给水产养
殖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1 - 4]。
2011 年 07 月,福建省晋江某养殖场养殖的
斜带石斑鱼 ( E. coioides) 发病,症状为背鳍下
方局部鳞片脱落、表皮溃烂。为了确定该病病原
情况,本研究对病鱼的内脏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
离培养,通过人工感染实验确定病原菌,并通过
常规的生理、生化特性和细菌 16S rRNA 基因序
列的鉴定进一步确定了病原菌的种类。通过药敏
纸片法检测了该病原菌对常用水产药物的敏感
性,为预防发病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对石斑鱼
病害防治与健康养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 1 患病石斑鱼的取样及表现症状
患病斜带石斑鱼 ( E. coioides) 于 2011 年 7
月取自福建省晋江某养殖场。病鱼体重 3 ~ 10 g,
福 建 水 产 第 36 卷
表现症状为鱼体色变深,拒食,离群缓慢游动,
背鳍下方局部鳞片脱落、表皮溃烂,肝脏点状发
红。
将患病石斑鱼置于充氧海水中,带回实验室
进行细菌分离。
1. 2 细菌分离
患病鱼体表用酒精棉球擦洗消毒后,用无菌
剪刀、镊子取肝脏和肾脏组织,涂布于 TCBS 平
板和 2216E 培养基平板,并放置在 28℃ 培养箱
中培养 24 h。长出菌落后再次在 2216E 平板上
划线做进一步纯化分离。纯化后的细菌用 15%
甘油,保存于 - 80℃冰箱中。
1. 3 石斑鱼的人工感染及半致死浓度 ( LD
50
)
的测定
取体长 ( 6. 0 ± 0. 6) cm,体重 ( 4. 0 ± 1. 0)
g 的健康斜带石斑鱼苗种进行人工感染实验。石
斑鱼分组饲养在 15 L 充气水桶中,水温 24℃,
盐度 27. 5‰,每天换水一次,早、晚各投喂配
合饲料一次。
将经过无菌生理盐水稀释配制成的 109 cfu /
mL 浓度的菌液,以肌肉注射方式感染石斑鱼并
观察 2 d,用以评估分离得到的菌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