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政府職能转变与行政法制保障
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法制保障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副主任、教授、博导
杨小军 yxj1_31@163.com
一、清理行政权力清单
1、权力清单的法律依据
职权法定:权力直接来源于“法”,权力来源于“法”的授权
“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
规范性文件不是“法”,不能成为权力清单的依据。
一、清理行政权力清单
2、行政权力的类型(种类)
行政许可与非行政许可审批,行政规划,行政标准,监督检查,行政裁决,行政登记与确认,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定价,其他权力类型
3、“正面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
切忌“开放式”的清单
正面清单:法无明确授权不可为。负面清单:法无禁止即可为。
二、非许可行政审批的法律问题
1、非行政许可审批:主要是内部审批,不属行政许可法调整,主要包括内部审批、产权人对有关资产管理的审批、财政优惠待遇审批、授予荣誉称号审批、宗教民族政策性事项审批等
2、非许可行政审批的合法性与正当性问题
1)不受《行政许可法》规范的行政许可
2)内部与外部混合,最终涉及外部事务和权利义务
3)“小偏门”进入了大内容。
二、非许可行政审批的法律问题
3、2015年5月前,所有非许可审批事项都将被消灭,不再开后门,不再保留“灰色地带”
1)取消
2)转为行政许可
3)转为内部管理事项。
三、取消行政许可的合法性问题
地方政府取消、下放行政许可的依据
1、政策依据:十八届二中全会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
三、取消行政许可的合法性问题
2、《行政许可法》依据
13条:本法第12条所列事项,通过下列方式能够予以规范的,可以不设行政许可:
(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
(二)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
(三)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
(四)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
三、取消行政许可的合法性问题
20条: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应当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许可进行评价;对已设定的行政许可,认为通过本法第十三条所列方式能够解决的,应当对设定该行政许可的规定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依据
2013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批准了这个方案:
三、取消行政许可的合法性问题
按照市场主体能够自主决定、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能够自律管理、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能够解决的事项不设立审批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物品的许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各类机构及其活动的认定等非许可审批
4、有依据,缺小授权。
四、变更立法规定审批机关的合法性问题
1、立法授予行政权的两种模式
1)单行法授权:迈过政府自己授权政府的部门机构
2)组织法授权:政府调整部门机构的职责权限
2、变更立法规定审批机关的依据
1)法律依据:根据组织法授权,政府有权决定其机构,当然有权决定机构的职责权限
2)实践依据: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的实践,证明了政府有权分配和再分配其机构权力。
五、继续减少行政许可的标准
1、合法性标准
2、实际使用标准
3、相同相近作用标准
4、数量集中标准
5、无实际作用标准
6、市场调节标准
7、创新监管标准。
六、转变管理方式
1、创新管理方式,实现放管结合、监管与服务结合
1)管理与服务结合
2)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3)增强执法监管有效性。
六、转变管理方式
2、规范执法监管,服务大众服务企业
1)规范执法主体,防止政出多门
2)规范执法标准,防止恣意妄为
3)规范执法程序,提升服务效率
4)规范执法公开,发挥监督作用。
六、转变管理方式
3、标准监管
细化监管标准,强化监管标准
4、市场化监管
以市场竞争方式配置资源,以合同方式进行监管
5、 过程监管
防微杜渐,执法前移
勤查勤检,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六、转变管理方式
6、综合监管
发挥法律、市场(市场导向作用)、社会(评价与影响)、限制权利等作用
7、信息化与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