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06—28—13.31.13初二语文暑假作业
初二语文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24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汉字。(4分)
①jīn________持 ②秘jué _ ③因地zhì_______宜 ④眼花liáo______乱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家乡哺育的这位诗人,由于在家乡耳儒目染,深黯山水三昧。他说“泉能使山静,石能使山雄,云能使山活,树能使山葱。”在我的家乡,泉有涌泉、滴泉、鸣泉、温泉;石有危岩绝璧;云有五采;树有千色。隐逸者喜其幽静,奋取者喜其雄伟,幻想者喜其变幻,诚笃者喜其庄重。
错别字
改 正
3.名句默写。(8分)
①塞下秋来风景异, 。
②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江山代有才人出, _______ 。
④ ,山山黄叶飞。
⑤ ,往来无白丁。
⑥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⑧抽刀断水水更流, 。
4.名著阅读(4分)
①在下面横线上填入相关的内容。
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天空的罡煞之星。话说梁山好汉武松,为兄报仇怒杀______ ___、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结识_____ ____(母夜叉);醉打蒋门神,替(金眼彪)_____ ___夺回快活林;大闹飞云浦,血溅 ,为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行者;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2分)
②《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如: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 是“义”, 也是“义”。(2分)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 某小学在校园环境文化的营造中,充分利用书香长廊、橱窗、墙壁、黑板报等空间,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国学经典的文化元素,让孩子们在耳儒目染中快乐成长。
材料二 某学校提倡快乐学国学。校园内众多的楹联、教学楼墙上的《三字经》《弟子规》、经典美文等等,都让学生随时能接触到经典。
材料三 某中学让古诗文、名言警句上墙、上板报。只要走进校园,可以看到孔子、孟子、老子等圣贤的经典名句把各个角落的橱窗装点一新,可以看到同学们以国学经典为内容的书法展,可以看到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板报,处处显现出同学们与传统文化的亲近。
①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
②你对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建议是:
____
二、阅读理解(46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6-10题。(13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明太祖)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帝廷誉之曰:“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宋濂,字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每燕(同“宴”)见,必设坐命茶,每旦必令侍膳,往复咨询,常夜分乃罢。
(选自《明史》)
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