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治理制度的自我择逻辑 (公司治理评论录用稿).docVIP

集群治理制度的自我择逻辑 (公司治理评论录用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集群治理制度的自我择逻辑 (公司治理评论录用稿)

发表于《公司治理评论》2013年12月,第5卷第4辑,第41-60页 集群治理制度的自我选择逻辑:基于治理经济学视角的综述 安岗 李凯 黄玮 内容摘要:基于治理经济学视角,对集群治理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契约经济学、新经济社会学和产业生态化理论三个视角的发展脉络,并对一些关键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目前研究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微观基础不足;试图从治理经济学来探讨新的研究视角,即从集群微观企业的自主选择逻辑来理解集群治理,集群治理的本质就是企业群体自主的制度选择,每种治理模式的目的都是为了克服集群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各种治理方式都是企业自主选择的结果,逐步形成集群治理的自我选择机制;进一步总结了公共创新平台治理等新进展,并展望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Abstract :Review the literatures on cluster governanc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ance economics, and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of three perspectives, the contract economics, new economic sociology and industrial ecology theory, and by comparatively analyzing some key concepts, we conclude that present, the main reason for present research divergences is lack of micro-study basis; we try to explore new perspective from governance economics, i.e. to understand cluster governance from governance self-selection logic of micro-enterprise in cluster, the nature of cluster governance is the self-selection of corporate groups, the purpose of each governance institution is to overcome the opportunistic behavior in cluster. The governance institution results from firm’s independent choices, and gradually forms self-selection mechanism of cluster governance. Further we summarize the new progress of public innovation platform governance, and look to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关键词:治理经济学,契约经济学,集群治理,自我选择 本文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产业集群治理制度的自我选择理论与经验研究”(2009004211003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纵向关系理论的供应链利益协调机制研究”(10YJC790004)资助。 安岗:(1970- ),男,陕西富平人,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契约理论;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号巷11号;邮编:110004; E-mail: gan@ 。 李凯:(1957- ),男,辽宁朝阳人,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公司治理;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号巷11号;邮编:110004; E-mail: likai@。 黄玮:(1990- ),女,江西宜春人,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国际贸易;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号巷11号;邮编:110004;; E-mail:hwneu1990@163.com。 一、引言 有关企业集群或集聚的研究较多关注集群中的正外部性和正面效应(Marshall, 1890;韦伯, 1909;Krugman, 1991;Porter, 1990, 1998, 2003;Markusen, 1996)。如果企业间只有正外部性,集群的边界会无限增大,是什么力量阻碍了集群的扩张呢?为什么有的集群会趋于衰退?集群的组织成本和负外部性、负效应(孙国锋,高艳春,2007)以及集群风险(蔡宁,杨闩柱,吴结兵,2003)是需

文档评论(0)

zyongwxiaj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