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机械辅助通气患者吸护理的究进展机械辅助通气患者吸护理的研究进展.doc

机械辅助通气患者吸护理的究进展机械辅助通气患者吸护理的研究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辅助通气患者吸护理的究进展机械辅助通气患者吸护理的研究进展

机械辅助通气患者吸痰护理的研究进展 摘要: 机械通气是救治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为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机械通气有效,吸痰成为机械通气患者的主要护理任务。本文从吸痰管的选择,吸痰时机,氧供,气道湿化,吸痰负压,吸痰方式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来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 机械通气;吸痰;气道湿化;负压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机械通气患者至关重要,而吸痰护理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护理措施。由于传统的吸痰方法易导致气道粘膜损伤出血,患者缺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为吸痰在改善通气的同时将并发症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减轻病人痛苦,本文从吸痰管的选择,吸痰时机,氧供,气道湿化,吸痰负压,吸痰方式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吸痰管的选择[1] 1.1 吸痰管的质地 吸痰管太硬容易损伤气管壁,太软的易在插入过程中打折或被负压吸扁而使吸引不畅。临床上已用柔韧性好的硅胶管代替了质地硬的橡胶管。 1.2 吸痰管的粗细 吸痰管过粗会造成呼吸道通气量不够或形成无效腔,严重时可引起气管痉挛、呼吸困难,甚至伴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过细则影响吸痰效果。现公认的做法是吸痰管外径不超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内径的1/2,有利于空气进入肺内,预防过度负压导致的肺不张。 2 吸痰的时机 在机械通气患者多为危重患者,因此及时有效的清除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内分泌物是保证气道通畅的关键[2]。陈月妹等[3]等提出:如患者出现(1) 清醒患者主诉憋气感, 要求吸痰或患者咳嗽、频繁呛咳时;(2) 床旁闻及或肺部听诊有痰鸣音时;(3) 呼吸机气道峰压高报警或SpO2 突然下降, 排除其他因素时。当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时,提示大量痰液淤积在上气道,需立即给予吸痰。有些病人需要每小时,甚至更短时间吸痰1次。而有些病人只需每4 h或更长时间吸痰1次。瞿佳[4]等对120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分适时吸痰组和严格遵医嘱2小时吸痰一次组,比较2种吸痰时机下发生低氧血症、窒息、肺不张、心律失常、气道损伤并发症的情况,结果适时吸痰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而遵医嘱2小时吸痰一次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正确掌握吸痰指针和时机,可减少吸痰并发症的发生,在保证呼吸道通畅的同时又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因此,不必要的频繁吸痰和常规的按时吸痰增加了气道分泌物的产生,易造成患者的气道损伤,加重低氧血症,增加感染和出血的危险[5]。 3 吸痰前后要给氧 吸痰前后必须给予高浓度的氧气各2min,可有效预防缺氧而窒息,如果吸痰前后不给病人高浓度吸氧,气管内吸痰将导致缺氧和低氧血症。所以,为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后应给于2分钟100%纯氧吸入。 4 呼吸道的湿化 湿化液的选择要求渗透压适当、刺激性小溶液。痰液是否黏稠或吸痰管是否堵塞,是衡量湿化效果的重要指标[6]: 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判断气道湿化是否不足或过度,适当调整湿化量。例如分泌物较稀薄,可顺利通过吸引管,导管内无结痂,表明湿化满意;分泌物黏稠,吸引困难,可出现突然的呼吸困难,紫绀加重,提示湿化不足,应加强湿化 ;如痰液过于稀薄,大量泡沫形成,咳嗽频繁,肺部痰鸣音较多,且需经常吸引,提示湿化过度,应减慢湿化速度[7]。有研究表明[5]:吸痰时滴注生理盐水进行湿化会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舒张压升高、患者刺激性咳嗽、VAP的发生率升高。且另有实验表明[8]:盐水根本不能和分泌物混合, 即使在实验室充分摇动,盐水和黏液也不能混合, 因此滴注盐水没有提高清除分泌物的效果。因此,机械通气吸痰不应将滴注生理盐水作为常规操作,采用0.45%盐水、灭菌注射用水进行气道湿化,对痰栓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生理盐水湿化气道[5]。 应用湿化液持续气道泵入,可避免因湿化不良导致的一些并发症,优点如下:其流速恒定,液滴小而均匀且是沿管壁缓慢流入气道,气道24 h始终处于一种湿化状态,符合气道持续丢失水分的生理需要,使气道处于近似生理湿化状态,充分湿化气道和改善人工气道的湿化环境,有利于痰液稀释和排除。 程维[9]通过对60例气管切开患者使用持续气道湿化与间断气道湿化2种方法进行比较,持续气道湿化液采用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16万U单位+糜蛋白酶16000U+地塞米松5mg的比例配制,间断气道湿化液0.45%盐水40ml+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5mg的比例配制,结果表明持续湿化配合有效护理措施能在预计时间内准确滴人,易于控制流速,湿化量,气道湿化效果好,有利于保护气道黏膜,预防及治疗肺部感染。持续气道湿化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与间断气道湿化比较,具有以下优点:(1)减轻病人对气道湿化恐惧感,使病人舒适。(2)持续湿化每滴液量极少,且是沿内管壁缓慢流人,对气道刺激小,避免了呛咳或刺激性咳嗽(3)使人工气道保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yongwxiaj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