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我国国有商业银不良资的成因与化解浅析我国国有商业银不良资产的成因与化解
浅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与化解
金融经济的核心,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社会稳定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国有企业资金不足,金融监管不力,法律制度不健全等外部原因和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的原因及体制的原因,造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巨额不良资产。而国有商业银行严重的不良资产问题日益成为我国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隐患。多年的改革和实践证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防范制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及其特征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具有余额高、占比大、增长快等特点。
从本质上看,银行不良资产主要是由于政府对国有企业发放的带有隐性财政补贴性质的贷款造成的。随着上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国有企业开始出现大面积亏损,在企业高负债和软预算约束的制度环境下,企业的大量亏损额便直接转化为银行的不良资产。而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国内需求明显不足,国有企业的经营陷入了困境,产生大量不良资产。因此,我们可以说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政府角色定位是解释我国银行不良贷款成因的第一变量,可解释银行不良贷款的70%;银行自身经营管理不善则是第二变量,可以解释银行不良资产剩余的30%。 虽然经过近10年的集中清理和处置以及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情况已有所改观,但产生不良资产的体制机制因素并没有完全从根本上触动,不良资产产生的体制因素正阻碍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进程并继续积累较大的金融风险,危及经济及金融安全。因此,必须研究采取措施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进程,切实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否则将继续增加未来时期的不良资产处置成本。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分析
(一)借款人因市场化经营失利而造成的不良资产 我国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的欠缺是造成此类不良资产的重要原因。作为借款人的各种企业法人,只要其从事经营活动,就必然会面对多方面的经营风险,而我国这种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现状,很容易将借款人的经营风险转嫁聚集于银行,从而形成银行的不良资产。它在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此类不良资产的细分及其运作的难点:1、对借款人为大型国企的不良资产,由于借款人多为地方的税源大户、财政支柱,因此地方政府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很多方面给此类借款人以庇护。这些企业在市场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他们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给银行增加了风险,进而形成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银行在与这些债务人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往往只有通过诉讼的方式进行保全和清收,而此时或者地方政府会以“稳定压倒一切”为借口,采取多种形式对法院施加影响力,形成“起诉不受理,受理不开庭”的局面;或者法院在收取了高额的费用之后,又以影响了社会安定为托词,“开庭不宣判,宣判不执行”;有的企业甚至于通过鼓动和怂恿职工到银行静坐、闹事,对银行施加压力。在以上情形下银行作为债权人没有地位,其权益也得不到法律应有的保护。由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银行缺乏债务重组的自主权,这使得资产重组、债转股等处置手段无法派上用场。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只有两种,一是主要利用诉讼等手段依法收贷;二是用呆账准备金核销一些呆账。前一条路已几乎收效甚微;而后一条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规模巨大,以万亿元计,寄希望于此也不太现实。2、对借款人为中、小型国企和集体企业的不良资产,运作的难点在于:由于国家对国企改革采取“抓大放小”的政策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出现了这部分借款人通过改制、分立、破产、兼并和出售等方式逃废银行债权的巨大暗流,由此直接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大量产生;更有甚者,有的地方政府特别授意或直接组织这部分企业批量实施逃废银行债权的行动,其恶果不仅危及了国家的金融安全,而且也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信用环境,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就连部分诚信度较高的企业,在看到一些始作俑者逃废了银行债权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的成功范例之后,也出现了竞相效仿的趋势。3、对借款人为私企、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的不良资产,其难以清收之处在于:要么转移掏空资产,使借款人成为应付银行的“空壳”,要么隐匿资产和信息,跟作为债权人的银行玩失踪,要么动用其社会关系,给债权人施加压力,如此种种,花样繁多。它与第三类不良资产有某些相通之处,不妨一并采取治理策略。 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的形成标志着我国不良资产市场的产生,通过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建立和发展规范的不良资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不良资产运营中的作用,将是不良资产运营的发展方向。针对此类不良资产的成因及运作难点,建议采取以下对策:1、要对不良资产的相关问题进行立法,建立和规范依靠市场来运作不良资产的机制,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法律、法规、执行标清单B5-D01最终法律、法规、执行标清单B05-D01最终.doc
- 法律事务专业毕业论参考选法律事务专业毕业论参考选题.doc
- 法律法规清单(环境际公约法律、法规、标准)法律法规清单(环境际公约、法律、法规、标准).doc
- 法律知识同]装修合示范文[装修合法律知识同]装修合示范文本[装修合.doc
- 法律法学专业毕业论参考选(424个)法律法学专业毕业论参考选题(424个).doc
- 法律学院2006级学辅修业学位论文参考选题法律学院2006级学辅修专业学位论文参考选题.doc
- 法律知识思考关于建和实行大代表述职制度的法律知识思考关于建和实行人大代表述职制度的.doc
- 法律知识研究关于浦新区劳关系的发展趋势及对策法律知识研究关于浦新区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及对策.doc
- 法律英语阅读Uni 2 Constitution法律英语阅读Uni 2 Constitution.doc
- 法政学院硕士学位论编写规示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教育硕士、高校教师学位答辩用)法政学院硕士学位论编写规则示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教育硕士、高校教师学位答辩用).doc
文档评论(0)